从辉煌60年论坛回顾我国广电灯光发展
摘要: 回顾电视灯光的发展,灯具从笨重落后到用先进的电子操作系统,从工作人员从不懂照明技术提高到灯光艺术处理,是电视灯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一次又一次飞跃。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辉煌60年中国广播电视传媒论坛,于11月7日9日在南京举行,广播电视行业海内外业界代表共1000多人参加了会议,笔者作为专业委员会的代表,有幸参加了在广电系统具有历史意义的专业论坛会,受益匪浅。
在本次论坛上,中央电视台第一位播音主持人沈力都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广播电视60年的发展变化。沈力还播放了她60年工作回顾的电视资料,与在场嘉宾一起回顾老一辈电视人当年的工作情况,灯具是何等的简陋,工作条件何等的艰苦。笔者从事电视灯光工作几十年,对此感触颇深。
回顾电视灯光的发展,灯具从笨重落后到用先进的电子操作系统,从工作人员从不懂照明技术提高到灯光艺术处理,是电视灯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一次又一次飞跃。
艰难起步
中央电视台(初名北京电视台)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电视台,当时只有一个60㎡的演播室,有两三台旧灯具给播音员照亮。没有专职的灯光人员,只有一名老电工兼灯光工作。
电视本是一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然而,我国最早的电视台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土法上马。最初的电视灯光工作,只是把舞台、电影、文工团的工作经验和特点,一股脑儿带进电视里来,只能应付简单的播出工作。演播室只有几台旧灯,只能打亮,谈不上布光,更不用说什么是艺术效果。外出拍新闻也没有灯光,只好用两块长条木板装上座灯口,安上磨砂旧灯泡,连灯腿都没有,用手举着照明。
总之,技术缺乏,经费困窘,人手缺少,设备简陋,这就是中国电视照明的艰难开端,虽然如此,中国的电视灯光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迅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央电视台建立了多个演播室:一个600㎡大演播室,可制作电视剧和歌舞等节目;一个200㎡演播室,可制作少儿、电教等专题节目;一个200㎡小演播室作播音员播出新闻。又从各方面调进一部分相关技术人员,建立了照明组。在灯光器材方面,为了适应新发展的需要,购买了电视专用灯具,如当时仿苏的1000W、2000W聚光灯,5000W、10000W回光灯,后来又加了平光灯、散光灯、眼神灯。从此,电视照明事业的发展总算步入了正轨。
随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了电视台,每个台大约有57名照明人员。从电视灯光研究会来看,就有65名常务理事,88名理事,126个会员台(按每台平均8人来算,也有1000多名灯光人员,还不算全国非会员台的灯光人员)。还有生产灯具厂家的常务理事18家,理事68家,这一时期,我国的电视灯光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灯光专业水平也在迅速提高。现在布光不是打亮就行,而是要进行艺术创作。从广电学会电视灯光研究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性电视灯光评奖参赛作品来看,逆光、主光、辅助光、顺光、面光、眼神光、人物造型光、修饰光和各种轮廓光,表现得都非常明显,增加了屏幕效果,给电视观众增添了美感。
随着各电视台栏目内容范围的扩大和节目的增多,许多电视台都相继建立起600㎡、1000㎡、1300㎡、1500㎡、甚至2000㎡的演播室、多功能演播室,这给照明人员创造了非常方便的艺术创造条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照明器材也越来越先进。电脑灯的出现,给节目争加了艺术效果。现在在各类文艺演出中,基本都离不开电脑灯、激光灯、筒子灯、光束灯,这些灯的特点很适合于现代光效的处理,因为它发光的方向性强,色感易于浓烈,光的线性造型与色块感的表现很突出。所以,电视灯光专业设备也实现了现代化、科学化的一大飞跃。
新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在演艺界得到广泛应用。灯光语言需随时配合剧情、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综艺晚会的录播与直播,要求信号输出持续通畅,才能极大丰富灯光效果,增强艺术感染力。灯光控制系统主要的突破是瞬间存储设备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意味着灯光控制台不仅有能力控制许多调光器,而且能记忆设计师根据每个信息而操作的调光器的变化状态。所以,科学合理地备份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保证整场晚会的灯光效果和演出质量的前提。
目前在新闻节目中使用的各种照明灯,不但小巧玲珑,用电量极少,发光极强,而且操作非常方便。如DSG-8V,15V2X350W特种新闻灯,是一种手携式的电瓶灯,它不仅重量轻、体积小、外形美观,而且亮度高、光线均匀柔和、无档变焦、调光如意,尤其在拍摄外景新闻时,操作非常方便。目前它已成为拍摄电视新闻的主要照明灯具。
为了把新闻演播室中新闻播音员的光布好,现在又生产出了一种新型的三基色柔光灯。这种灯具光线非常细腻,发光又匀,而且又是制冷式的,温度又低,布在播音员面部,非常逼真、柔和,使播音员感到舒适、自然,用这种光线能把播音员塑造的更加庄重、大方、漂亮。因此,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的新闻演播室,都是用三基色柔光灯给播音员布光。
近几年来,灯具厂家生产出许多适合电视拍摄工作的小型灯具,如DTD系列柔光灯和二次反射灯、XG201型800W可调焦柔光灯、BBJ型500-750W散光灯、CLC系列镍镉电池新闻灯、三基色柔光灯等。目前,为了高清电视带来的新要求,开始大量生产绿色照明灯具即LED灯,这种体积比较小、功率低、发光均匀柔和的灯具,为拍摄电视尤其是高清电视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创作条件。
虽然起步晚、基础差,但是在一代代电视人的努力下,我国的电视灯光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现代化、科技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于电视灯光的设备还会迎来更多的创新与突破,在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