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美国ITC对我国LED产品展开“337调查”(一)

2008-03-24 作者: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2008年2月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教授Gertrude Neumark Rothschild 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申请,指控全球30家企业在美生产和对美销售的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产品侵犯其1项专利(专利号:5252499),要求ITC对被申请人启动“337调查”

  胜诉个案

  针对美国的“337调查”,国内企业已有胜诉的先例。

  2003年4月28日,美国劲量电池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337电池调查申请,称中国南孚电池、中银(宁波)电池、四川长虹等企业侵害其无汞碱性电池专利权,2003年5月28日立案。2004年6月2日美国ITC布洛克行政法官初裁认定,中国企业生产的无汞碱性电池已侵犯了原告劲量公司有效和可执行的709专利。2004年6月9日中国电池协会组织各电池企业再次联合上诉,要求ITC对初裁结果进行全面复审。2004年10月4日ITC正式宣布认定原告劲量公司709号专利因不具备确定性而无效,从而终止了美国ITC对337电池调查案的调查。2004年10月10日美国劲量向美国联邦巡回法院上诉。2006年1月25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决美国劲量公司的上诉失败。

  对于本案,是否应诉、如何应诉,目前亟待解决,欢迎业内人士发表您对事件的看法和建议。中国半导体照明网也将密切关注本案的进展,持续进行跟踪报导。(编辑:FJ)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