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 Light Bar生产技有待改进

2008-02-27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随着发光二极体(LED)替代CCFL作为面板背光源的趋势逐渐成型,尤其是LED应用不仅止于中小尺寸,近期已开始朝大尺寸面板发展,在LED灯条(LED Light Bar)的相关封装黏着技术也日趋重要。

  随着发光二极体(LED)替代CCFL作为面板背光源的趋势逐渐成型,尤其是LED应用不仅止于中小尺寸,近期已开始朝大尺寸面板发展,在LED灯条(LED Light Bar)的相关封装黏着技术也日趋重要。

  LED为颗粒状,属于点状光源,通常用作面板背光源,都是将多颗LED封装为条状,而要使其达到发光均匀,又要因应高亮度LED的散热问题,在电子插件等封装黏着上的技术,势必要有相当高水准的要求。

  尤其是LED的发光效率日益精进,散热问题也日益重要,加上面板业者倾向于使用较少颗粒数,达到最大亮度,因此如何达到最经济及最好效能的LED Light Bar生产技术也相当受到重视。

  过去LED用在面板背光源以中小尺寸为主,但中小尺寸面积较小,使用LED颗粒数仅2~3颗,LED Light Bar的问题相对简单,随着笔记型电脑(NB)12.1~15.4吋面板也开始陆续采用LED背光,其使用LED颗粒数可达20~40颗。(编辑:XGY)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