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九曲黄河灯改造工程正式完成
摘要: “开灯!”随着一声口令,北京延庆县沈家营镇兴安堡村“九曲黄河灯”灯阵一片亮光,标志着该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改造工程正式完成。
“开灯!”随着一声口令,北京延庆县沈家营镇兴安堡村“九曲黄河灯”灯阵一片亮光,标志着该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改造工程正式完成。
据了解,“九曲黄河灯”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种灯会,传统的“黄河灯”以竹子作灯杆、圆木片作灯托、莜面作容器、棉花作灯捻、彩纸作灯罩,用麻油点燃。
一个灯阵要由365盏灯组成,代表一年365天。因为灯阵里的围墙均由一人多高的竹竿或是树木组成,与彩灯一起组成浩大的连环灯阵,进入灯阵如进迷宫,因此入灯阵也有讲究。首次须由高跷队领头进入,锣鼓队紧随其后,以驱除藏在阵中的妖魔鬼怪。
专家称,传统的“九曲黄河灯”把特色灯展与民间花会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艺术审美价值,因此广受北方人民的热爱。
据了解,整治工作从十月初开始,历时近两个月。以往临时拉扯裸露在外的电线埋进了地下,用365个铁质灯杆替换已经枯死的果树,安装上固定彩色节能灯,土路铺上了透水地砖,搭建了3米高的永久观景台,装上了天灯,新建了一个楼门,又补种了很多柏树,增强了灯阵的安全性和观赏效果。
“原来都是到年前才把灯挂起来,现在变固定场所了,灯说开就能开,阵里面铺了地砖,走完也不会弄一脚土了。”该村村民王殿海说,“晚上吃完饭来这里转转,心里边挺得劲儿。”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