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LED路灯照明二次光学设计思路
上传人:新月(上传) 上传时间: 2011-08-29 浏览次数: 464 |
由于高压钠灯为全角360度发光,通常在光源背面加上一个反光装置使发出的光照射到路面上以提高能量利用。但是由于高压钠灯光源庞大,缺乏有效的光学装置,高压钠灯在路面上形成的光斑通常是一个不均匀的圆斑:中心处很亮,而在径向衰减很快。如图(1)所示。
为了达到国家照明标准的均匀性要求,通常不得不提高输出功率使得周围暗斑的照度主干道不小于5lx,次干道不小于2.4lx,然而大量的能量则浪费在路灯的正下方中心处和道路的外侧,从而降低了总的能量利用率。
现有的LED发光源是光强分布近似朗伯源的点光源,单个的功率都在1瓦左右,而道路照明往往要求有特定形状的被照光场,如国家规定主干道路灯的照明区域为10x50平米的矩形区域。因此要组成道路照明系统,就不能简单地将LED组合一起,这样形成的圆形光场将不利于光能的利用,无法满足国家标准对整个被照区域光照度均匀性的要求。如果能够将LED芯片发出的光合理的分配道路面上面,在路面上面形成一个均匀照度的长方形区域,则可以在低的发光效率下实现高于高压钠灯的能量利用率。
下面我们从系统效率的角度来估算不同路灯的光效,由表2可见,LED光源的系统效率要比传统钠灯的高很多。
国内生产各类道路照明灯具的生产厂家也不少。而目前在大功率LED道路照明方面,一些工厂开始进行开发尝试,但若是简单地进行多芯片或多器件组合,则在实际的照射面积、有效面积的照度不均匀性等方面都很难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也就无法将LED路灯应用到支路照明、次干道照明进而拓展到主干道照明领域,而如果硬要为达标准而增加功率,则LED高光效的特点就不复存在。
要设计适用于半导体道路照明的高效光学系统,关键问题在于设计出有效可靠的光学系统使得光源发出的光均匀的分配道路面上面,即解决有序地光能量的传输问题,而这正是非成像光学的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即给定照度分布光学系统的设计。
非成像光学是近几十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专门研究光能量传输问题的新的光学分支,主要通过设计折射和反射表面“有序”控制光线的光学系统,从而提高能量的传输效率。
在点光源的近似条件下,上述给定照度分布问题的解可以抽象成一个数学模型。然而当在三维空间中考虑该问题时,该问题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二阶非线性蒙特安培偏微分方程,人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研究这个方程的解法[6][7].由于求解过程非常复杂,在特定的边界条件下得到的解并不具有实用价值,无法得出实用的光学系统。
我们的研究为解决非成像光学中给定照度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法和理论依据,能够更方便地将非成像光学应用到半导体照明领域的光学系统设计,能更好地收集和利用光源发出的大角度光线,能更好地发掘LED的潜力,据此设计出全新的LED道路照明系统,提高系统的光效,形成自主只是产权。新的理论与方法也将适用于其它半导体照明应用领域的非成像光学系统设计,如采用LED作为光源的新型汽车车灯、投影仪光源、背光源照明设计等方面。
因此通过改进道路照明的结构来提高传输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种较实用的方法是采用非成像光学的原理设计特殊的光学系统,更合理地分配LED发出的光能,可以在满足国家标准对光照度和均匀性要求的前提下,来提高道路照明系统的性能,尽量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