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国内半导体照明的市场发展分析(图)

上传人:admin

上传时间: 2007-09-04

浏览次数: 1189

一、前言

2005 年是中国LED产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国内的LED企业经过2001年-2002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波及,LED销售市场增长乏力,缺乏亮点产品,白光LED封装技术尚未普及。除少数企业外,绝大部份封装、应用类企业都在三元素、四元素等LED产品线上挣扎求存。2003年随着低端白光LED封装技术的逐步普及,蓝黄混色型白光LED产品的价格迅速下滑,售价指数已经能为大多数LED应用类企业接受,直接导致LED市场规模大幅度提升。经过 2003年、2004年两年的高速增长和产品线扩张,国内两大区域龙头(长三角、珠三角)LED产业企业群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与实力。在国内LED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以科技部为主体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高调介入,国家意志开始引导LED产业的发展。并且从国情出发倡导成立了"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将原先各自为政的国内LED企业团结起来,另一方面积极的组织建设公共技术平台与研发平台。国家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在"半导体照明"国际竞赛中不输于甚至反超过其它发达国家的综合水平,并且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上使我国进入国际领先的行列。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稳定提供了必要的能源高效利用环境。

我们预测在未来的五年中,LED技术将有可能挑战白炽灯、日光灯、卤素灯的主导地位,成为目前所知的光源中最符合节能环保的优质光源。

二、传统照明光源与半导体照明光源发展概况

Ⅰ、传统照明光源概况
大自然引来的第一堆篝火,奏响人类首次人工照明的开篇序曲。火,揭开了传统照明史的第一篇章,火照明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占据了相当长的篇幅。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只钨丝白炽灯。从此,人类开始告别利用火光照明的历史,照明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人类现代文明拉开了帷幕:

1931年汞灯推出。

1938年荧光灯推出。

1958年卤钨灯推出。

1962年高压钠灯推出。

1968年LED光源推出标志着人类照明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的开始。

Ⅱ、LED发展史概况

①1962年,GE、Monsanto、IBM的联合实验室开发出了发红光的磷砷化镓(GaAsP)半导体化合物,从此可见光发光二极管步入商业化发展进程。

②1965 年,全球第一款商用化发光二极管诞生,它是用锗材料做成的可发出红外光的LED,当时的单价约为45美元。其后不久,Monsanto和惠普公司推出了用 GaAsP材料制作的商用化红色LED。这种LED的效率为每瓦大约0.1流明,比一般的60至100瓦白炽灯的每瓦15流明要低上100多倍。

③1968年,LED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氮掺杂工艺使GaAsP器件的效率达到了1流明/瓦,并且能够发出红光、橙光和黄色光。

④1971,业界又推出了具有相同效率的GaP绿色芯片LED。

⑤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LED器件在家庭与办公设备中的大量应用,LED的价格直线下跌。事实上,LED在那个时代主打市场是数字与文字显示技术应用领域。

⑥80年代早期的重大技术突破是开发出了AlGaAs LED,它能以每瓦10流明的发光效率发出红光。这一技术进步使LED能够应用于室外信息发布以及汽车高位刹车灯(CHMSL)设备。

⑦1990年,业界又开发出了能够提供相当于最好的红色器件性能的AlInGaP技术,这比当时标准的GaAsP器件性能要高出10倍。

⑧今天,效率最高的LED是用透明衬底AlInGaP材料做的。在1991年至2001年期间,材料技术、芯片尺寸和外形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使商用化LED的光通量提高了将近30倍。

⑨1994年,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在GaN基片上研制出了第一只蓝色发光二极管,由此引发了对GaN基LED研究和开发的热潮。

⑩20 世纪90年代后期,研制出通过蓝光激发YAG荧光粉产生白光的LED,但色泽不均匀,使用寿命短,价格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白光LED的发展相当迅速,白光LED的发光效率已经达到38lm/W,实验室研究成果可以达到70 lm/W,大大超过白炽灯,向荧光灯逼近。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