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2011 LED产品的十宗“最”!
摘要: “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LED灯!”2011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LED产品王国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打着最高光效,最节能,最便宜等口号,进攻背光显示,侵占白炽灯,并再次席卷路灯,如此气盛,LED究竟破了多大的尺度,犯了多少宗“最”,今天我们来细数一下!
第二宗:最大蓝宝石晶体问世
6月28日,随着复盖的红绸布缓缓被揭开,一颗通体透明、外型成圆柱状的蓝宝石晶体正式在江苏扬中亮相,它重达101.35公斤,是目前国内经人类技术能够生产的最大也是最重的蓝宝石晶体。它的诞生,为我国快速增长的LED行业提供了优质材料,同时意味着我国蓝宝石晶体成长、基板制造市场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正在被打破,对完善LED产业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这颗超百公斤的蓝宝石晶体,是由江苏吉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团队与美国、瑞士等外国专家联合研制,它是采用“原位生长、原位退火”的独特生长工艺技术制造,为质量上乘的蓝宝石单晶,该工艺解决了以往晶体生长品质不稳定、规格不大等众多难题。第一炉的试产成功,为今后规模化生产以及升级到更大尺寸的宝石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LED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照明以及蓝光激光器领域,特别是应用于液晶显示方面,市场扩张迅速,几乎100%的笔记本电脑、50%以上的液晶电视都在应用。而在这庞大的LED产业链中,蓝宝石晶体成长、基板制造位于LED产业链的最前端,是投资最大、技术壁垒最高、附加值最大的环节,制造它们的每一个工艺流程都需要极高的技术和精湛的生产管理支撑,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极强,正因如此,我国对蓝光超高亮度LED外延片等的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此次江苏吉星公司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诞生,可以说是解决LED产业链“瓶颈”的重大突破。
拥有这项新技术的江苏吉星新材料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实施依讬蓝宝石晶体生长发展他们的未来,他们正在建设一期工程,投资10亿多元人民币,通过定向、掏棒、切割、研磨、抛光、清洗和检测等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加工来制造LED蓝宝石基板。从晶体到芯片的切、磨、抛以及最后的质量监控来满足市场需求并服务于客户。预计今年8月达产后可形成年产500万片蓝宝石基板规模,年销售额超12亿元。
下一宗:最高亮度、最高光效的概念型LED A-lamp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