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发展石墨烯“放大招”
此前,“四川石墨烯产业合作项目对接会”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8家石墨烯关联协会、科研机构、220家石墨烯行业内的知名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项目对接会,共商四川石墨烯产业发展蓝图。自贡、攀枝花、德阳、绵阳、遂宁和巴中等市政府负责人在会上分别介绍了石墨烯产业的承接条件和合作项目。在当天的大会上,四川省石墨烯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正式启动。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石墨烯产业发展,纳入四川创新驱动战略,将重点加强石墨烯薄膜、石墨烯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石墨烯金属材料、石墨烯智能穿戴产品等的应用开发。四川石墨烯产业规模与日俱增,2015年产值达6000万元,2016年产值超过1.5亿元,保守估计2017年四川石墨烯产业产值将超过5亿元。
据悉,四川省将着重支持4个石墨烯应用产业链:石墨烯粉体、橡胶母料、轮胎;石墨烯粉体、涂料;石墨烯浆料、负极材料、储能电池;石墨烯粉体、润滑油。在4条应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都有四川企业涉足,产业化程度较高,是推动全省石墨烯产业整体发展的关键抓手。
“从自贡、攀枝花、德阳、绵阳、遂宁和巴中等市政府负责人在会上介绍的石墨烯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各地方政府对石墨烯产业的支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包括在投融资政策方面的支持。”有参会代表表示。
目前成都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石墨烯产业规划和支持政策,建立石墨烯研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专项基金,大力支持石墨烯应用研发和技术创新,鼓励石墨烯研发专家来蓉创办、领办或技术入股石墨烯产业公司,形成石墨烯产业、人才、技术向成都市加快集聚的有利政策环境。
同时,成都还将加快研发攻关和技术突破、整合各类资源,加快形成石墨烯设备研发、产品生产、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未来成都还将设立石墨烯产业园,加强投融资引导,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推进产业发展。
成都石墨烯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负责人漆长席说,研究院将对石墨烯技术进行攻关,破解石墨烯应用难题,将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的超级电容器,力争3年内完成产品研发。
南昌
以LED为牵引,加速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
目前,晶能光电是全球第三家、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LED企业。借助这一技术优势,南昌市喊出了打造南昌光谷的口号,加速以LED为牵引,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在南昌的集聚。

然而,仅凭晶能光电一家公司对南昌经济的拉动作用显然是有限的。2016年,晶能光电加上与其关联的12家企业累计产值16.2亿元,而国内整个硅衬底LED产值也仅有200亿元,与全球LED万亿元规模和旺盛的市场需求相比,生产能力相差甚远。
“南昌经济弱在工业,但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今年初,南昌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的战略,将加快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列为“一号工程”。由此,南昌迈开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步伐。
同时,南昌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推动这种转移不是简单的产业位移,而是同时完成产业的升级和聚集。这对于南昌由经济发展的洼地迈向高地,在全国产业格局中找到自己的有利位置至关重要!
南昌承接产业转移,不是成为低端落后产能的积水池,而是把承接转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主动推动东部发达地区企业把本行业先进技术、最新产品和业态转移过来。
坐落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西鸿利光电有限公司,是鸿利智汇集团在广州以外唯一的生产基地。公司副总经理江德权介绍,项目总投资近15亿元,将建成国内大型LED产业中、下游供应产业园,一期工程于2015年8月开始建设,去年8月投产,今年可实现销售额10亿元。
今天,南昌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LED和移动通讯终端两个完整的产业链。在LED产业方面,已形成核心材料、核心装备、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和下游应用产品等完整产业链,到2020年,南昌LED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在移动通讯终端产业方面,可实现90%以上的手机零部件本地区配套,将成为国内重要的手机生产基地。2016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全年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97.9亿元,同比增长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