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能扩张加速,备货周期延长空档期
站在17年的节点,LED芯片行业的供需不均是否继续成了业内关注的话题,关系着芯片厂商能否通过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大份额,确立行业地位。芯片厂商选择加大MOCVD数量,提高产能,把握空档市场。从去年开始,三安光电、华灿光电、澳洋顺昌等企业加紧了产能建设项目,预计17年行业新增MOCVD数量将会达到272台。

考虑到老版机型的生产效率与新版124片机存在差距,行业的产出进度并不及预期。再加上,通过回顾之前各大厂商募投项目进度,尽管MOCVD订货周期官方时间是3至5个月,但由于受项目进度、订单量大、调试投产时间影响,一般设备是逐批到达,且时长达到1年左右。新增MOCVD对于产能的贡献进度要晚于预期时间,与下游需求匹配的缺口期延长。
照明+小间距拉动需求回暖
LED照明市场稳定增长,汽车照明是新增量。LED照明的推广不仅是我国政府极力推崇的目标,加速淘汰白纸灯、选用光效更高的LED光源是全球各地的共同措施。在2015年时,LED已经成为了主流光源,其覆盖范围也从传统的道路与商业等公用照明往家居照明大范围铺开。

目前,LED照明的增长步入稳定发展时期。并且,包括亚洲其他地区、中东与印度、及拉丁美洲在内的新兴市场不容小觑,占有高达28%的市场份额,这些国家及地区在人口数量、政策推动与项目推广等推动下,将给照明市场的增速带来不少动力。

此外汽车照明成为今后照明领域的增长亮点。由于LED在封装的过程中能达到小尺寸化,且亮度与发光效率优异,是勾画新设计、完善光束控制的得力助手。汽车厂商将LED技术视为提升差异化与驾驶体验的一大手段。

由于散热问题,前照灯系统的发展一直受阻,近年来科技革新使得前灯市场得以开拓,会成为后续LED渗透的重要领域。LED相较于OLED与激光技术在短期内更加成熟且成本更低,在汽车照明中短期市场中有明显优势,是LED照明发展的又一大驱动因素。
小间距市场推动LED显示活跃度加强。对于LED显示市场,点间距在P2.5以下的“小间距”显示技术受到关注,其间距较小、图像显示单元的密度变大的特点,使其拥有更加清晰的图像显示效果。当间距缩小之后,每平方米的灯珠使用数量随之增加,带动LED灯珠数需求量上行。与传统LED显示产品与其他显示技术相比,LED 小间距在成像真实性、色彩还原度与灵活拼接方面都优势明显。并且,小间距显示已经具备成熟的逐点校正技术,调试、安装与维护阶段可简单操作完成。

从市面上的小间距产品类目来看,随着国内封装厂加大1010灯珠生产,0808灯珠也逐步实现量产,P1.2、P1、P0.8等产品层出不穷。技术上的突破满足了市场对于清晰成像、无缝拼接的小间距显示屏的追求。随着小间距LED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其渗透率会加速提升,成为推进LED显示市场规模的助力器。

根据半导体照明网表示,LED使用颗数在2017年会达到3037.5亿颗,年增长率为23.9%;照明板块是使用量增速更是达到39.2%。如果按照增长幅度大小排序,照明、汽车、显示看板、TV背光与移动设备是前五;而笔记本与显示器则是呈负向增长,年减幅在百分之5.2至11.9。

LED应用市场总体在照明、显示市场的增长驱动下需求上行,与历经寒冬的LED产业链企业暂缓的产能投放速度形成了LED行业格局继续向好的契机。那些存留在市场上生产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会继续受益与今年的市场行情,提升话语权、稳增市场份额、最终实现确立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