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揭秘:飞利浦为何能在中国LED照明市场那么牛气?
摘要: 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飞利浦投入了大量人才进行研究,试图来了解这一市场。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市场发展迅猛,使得飞利浦几乎全部LED产品和模块的研发工作都在中国进行……
抓住中国市场
一个受到市场欢迎的产品,不仅需要在性能、质量上制胜,价格也是其能否广泛突破市场的重要一点。面对中国市场的消费水平,“低价”仿佛成为了许多企业必须走的策略。然而,降低价格的途径并不是只有降低质量要求,使用劣质的器件。2013年,飞利浦率先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50元左右的球泡灯,使得市场为之一振,这使得LED照明大规模进入普通家庭成为可能。
Klaas Vegter对此表示,飞利浦一直以负责的态度来管理成本,“因为如果不控制成本,别的公司可能成本更低,产品的价格也会更低。”因而有可能丧失市场的主动权,进而丧失市场份额。
不过,在中国市场上,低价竞争并不是全部。Klaas Vegter说,“中国人在面对新事物时并不保守。当然,美国人因为相对更有钱,所以购买新产品要更轻松,中国人可能通常要等到价格降到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时才去购买。但他们在能够承受价格时,通常勇于去尝试新产品。”
这样一个新兴和特点鲜明的市场,对于外资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Klaas Vegter认为,中国市场增长很快,也很有竞争力,存在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不过Klaas Vegter也坦言中国市场仍有些混乱,甚至有些客户或潜在客户可能不太知道到底该买什么,“他们不知道哪些产品寿命更长,哪些质量更高”。
因此,“行业现在肯定需要公正、清晰、透明的质量标准,以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有明确的目标。如果路灯用了一两年就开始损坏,那么对于企业乃至行业的名誉都会造成损害。”Klaas Vegter表示。
2014年国内LED产业的并购重组浪潮已经预示着产业竞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Klaas Vegter也感受到这股浪潮带来的市场变化,“我想在未来的2-3年中,市场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飞利浦投入了大量人才进行研究,试图来了解这一市场。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市场发展迅猛,使得飞利浦几乎全部LED产品和模块的研发工作都在中国进行,“我们在中国的公司里有98%的员工是华人。”Klaas Vegter如是说。
2014年适逢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成立十周年,Klaas Vegter认为这十年来,CSA在LED照明标准化、测量与测试,以及提供信息平台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中国LED照明市场发展的需要,产品质量亟待提升,Klaas Vegter希望CSA能在此方面促进行业的合作,并加深企业对照明及应用的认识。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