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模块化概念为何迟迟不落地
摘要: 模块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议题了,很早就被提了出来,也被广大行业人士所接受,为何在实行过程中,推进的速度与程度却无法达到预期?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之间,经常出现难以互通的尴尬情况,消费者使用过程也会产生诸多不便。为此,笔者采访了台湾光电半导体产业协会的副秘书长朱慕道先生。
模块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议题了,很早就被提了出来,也被广大行业人士所接受,为何在实行过程中,推进的速度与程度却无法达到预期?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之间,经常出现难以互通的尴尬情况,消费者使用过程也会产生诸多不便。为此,笔者采访了台湾光电半导体产业协会的副秘书长朱慕道先生。
LED模块化意义何在?
LED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但目前并无相关的行业标准,厂家各有自己的想法,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模块出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制定一个模块化的LED技术或者标准,对于LED行业来讲,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
第一,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可以树立标准,有章可循,避免恶性竞争,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可以降低LED厂商开发的风险,因为它在规格上比较统一,可以解决因产品规格、尺寸所造成的成本浪费问题;
第三,对于LED系统而言,可以提高它的附加价值,解决灯具厂商元件互换的兼容性问题,同时可以降低新产品设计上不必要的浪费。
光打雷不下雨,原因何在?
模块化这个议题已经谈了很久,但即使到今天,也没有形成一个建立在市场需求或者说是下游厂商需求之上的共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LED想要实现模块化,必须清楚灯具和下游厂商的真正需求,确定厂商和市场对应的标准,规范以及商业模式是什么,这是实行模块化的基础。
此外,光效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弄清楚产品界面、结构设计的需求,根据需求面、应用面来定义LED模块化,这是需要标准制定者与照明厂商进行沟通的。结合市场与客户的不同需求,从中找到平衡点,去探讨合适的LED模块。相对来说,这个过程要复杂得多,也艰难得多。
公平与利益,孰轻孰重?
目前主要是一些比较大的厂商在领导着做这个事情,他们过去在这一块的投入也比较多,同时更加了解模块化对于他们的价值,对整个市场也有更好的把控。从行业的角度来讲,他们能够主导LED模块化的方向,其他小厂也只能跟着走。
从目前行业的来看,大厂主导模块化的话,这里面会隐藏技术、功利、专利制约的问题,如果能够释放专利的问题,由大厂来主导,也未必是坏事。
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市场上可以,而且也应该去改变这种状况,甚至制定一个新的游戏规则。这里面牵涉到很多利益的问题,会偏向有利于大厂不利于小厂状况,所以由研究机构来做这个事情,并取得共识,是比较好的做法。
有些协会机构也在推动这个事情。朱慕道认为,“LED模块化的实现,需要通过市场行为来体现其效益,比如在台湾做的路灯它里面就有一部分是模块化的。”他认为,通过市场行为和需求,速度还是比较慢,可能还需要透过更多的技术,研究机构的规划,去驱动这个市场往前走,这个速度才会加快,同时才能保证这个模块化标准的公平性。
朱慕道最后这样总结,“这个可能要由政府的力量或者市场的力量,由协会的人来解决这个事情。”
标准与个性,如何平衡?
LED光源与传统光源很大的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可被任意设计,而模块化则需要建立在某种甚至是系列的标准。两者又该如何平衡?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