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O2O到底是谁的菜?
摘要: 如此诱惑下,各行各业都在蠢蠢欲动,想要分得O2O的一杯羹。可问题是,在你摩拳擦掌、打算开动或已经开动时,不妨先把准备好的“餐具、杯具”暂时放一放,问一下自己,这盘O2O是你的菜吗?若真是的话,你又该如何吃下?
所以,你要是想做O2O,就需要改造这些产品,由原来单纯地卖服装、卖3C、卖图书,升级成一种以服务为载体的产品。如你来现场,根据你当下的需求,如结婚需求、求职需求、约会需求、职场需求、官场需求,为你量身组合一套从里到外的服饰;如图书,有专业的图书服务师,帮你诊断当下的需求,更深入一些可以根据你当下遇到的难题或者情况,给予建议,然后搭配一套适合你当前的图书。
这样的产品,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卖单品策略,而是一套具有个性化特色的量身定制产品,里面有体验、个性化等元素在里面,对用户具有很强的到线下体验的吸引力。这种产品模式下的O2O竞争,再也不是单纯的流量竞争、产品价格竞争,而是各个品牌之间的服务竞争,这种竞争,对消费者是有利的,同时也能够形成良性的行业竞争。
要有独立的O2O运营平台
要有独立的O2O运营平台,如独立官网、独立APP、独立的天猫、京东店,尤其注意不要和现有的B2C模式混合在一起。
为什么要独立运作?
1.运营模式不同
B2C强调的是在线支付,而O2O强调的是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因此,两种运营模式下,运营人员在线上的考核标准是不同的。B2C的模式下,为了促进成交,运营人员会从产品材质、品牌、价格、促销等方面去做文章,促使客户在线支付,这时候更强调的是直接成交率部分;O2O的模式下,运营人员在线上的运营标准,更多的是为了说服用户到线下去体验,围绕的角度更多是在品牌服务特色,或者产品特色上面,这时候更加强调的是从线上到线下的进店率,还没有到成交转化率的部分。
2.防止利益冲突
如若同时存在B2C的情况,那负责B2C的运营人员很容易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引导各个地区的O2O客户进行在线支付,违背了O2O本地化的原则,这样就会冲击到本地门店原有的利益。最关键的是,本地门店和运营总部的财务结算会存在问题。
总部和各个门店之间的财务核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采销的核算,另外一个是O2O的引流成本核算。产品采销核算不冲突,仍然正常进行,冲突的是引流成本核算,比如该品牌引入了100万费用的流量,如若同时存在B2C和O2O,那很难分清楚那些流量到了哪个模式下,这时候线下门店为了自己的利益,会逃避流量责任费用。
3.用户的需求不同
线上用户的喜好点和线下用户的喜好点是不同的;线上用户更多是追求便宜好用,线下用户追求更多是品质服务;因此把两种不同的需求混合在一起,会导致用户难以下手选择,并且分不清楚你品牌的真实定位。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