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芯片企业大者恒大 小企业前景不容乐观

2014-11-12 作者: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而对于LED外延芯片市场,自2013年还比较胶着与不明朗的LED芯片市场,到今年却开始逐渐清晰,一些小的、没有上市的芯片企业纷纷开始寻求并购和合作,更有甚者已经停产,准备退出这个领域。去年还在苦撑待变的企业,现在只能看到上市企业还在继续坚持。在行业沉淀十数年,经验丰富的从业者敏感地发现,LED芯片领域,已经开启了集中化的步伐,或许两年之内,将决出生死。此时广东甘化以十台机投产其前景又将如何?

  1月11日, 广东甘化(000576)在其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十台LED机器产能可以达到4万片/月。面对一家十几台的设备的企业,在中国也有几十家,但这些规模的产能到底能否切实转化为效益?为小企业撑起一片天,前途仍是个未知数。

  据了解,广东甘化去年年报显示,2013年,其全资子公司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扎实推进LED外延片、芯片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了十台MOCVD机等各类生产设备、配套设施、配件物料的采购。此后,德力光电投资建设的LED外延片、芯片生产线经过调试生产,已具备量产条件,于2014年7月起正式投入生产。

  而对于LED外延芯片市场,自2013年还比较胶着与不明朗的LED芯片市场,到今年却开始逐渐清晰,一些小的、没有上市的芯片企业纷纷开始寻求并购和合作,更有甚者已经停产,准备退出这个领域。去年还在苦撑待变的企业,现在只能看到上市企业还在继续坚持。在行业沉淀十数年,经验丰富的从业者敏感地发现,LED芯片领域,已经开启了集中化的步伐,或许两年之内,将决出生死。此时广东甘化以十台机投产其前景又将如何?

  多家大公司加码LED芯片计划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公司抛出了加码LED芯片的计划,合计投资超百亿元用于扩产能。

  乾照光电昨日(9月4日)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向包括股东王维勇在内的不超过5名特定对象发行约不超过6074.41万股,募集不超过8亿元资金全部投向LED蓝绿光外延芯片产业化建设项目。

  公告显示,此次募资投向的LED蓝绿光外延芯片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3.43亿元,项目首个达产销售收入12.14亿元,经营期内净利润为1.23亿元,净利润率为11.60%,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3.73%,投资回收期为7.35年。

  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7月,公司才与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厦门火炬管委会)签订了《投资协议》,拟投资建设LED蓝绿光外延片、芯片和照明产业项目。乾照光电拟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投入。

  对于公司的这一举措,投资者也颇为认可。昨日乾照光电复牌后,股价直接以涨停价开盘,虽然盘中有所震荡,但仍以涨停价收盘。根据深交所盘后数据显示,游资成为背后推手,银河证券宁波翠柏路营业部买入1650.4万元,位列买1席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LED芯片领域扩产的并不仅仅只有乾照光电一家公司。4月以来,三安光电(600703)、华灿光电(300323)、澳洋顺昌(002245)纷纷加码,计划投资总额将超百亿元。

  三安光电4月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厦门火炬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总投资为100亿元。公司拟投资建设LED蓝、绿光外延片、芯片生产线,首期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首期投资50亿元。

  华灿光电4月18日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华灿(苏州)公司拟投资扩产LED外延片芯片三期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11.84亿元。与一、二期相比,三期扩产完成后,公司产能将有大幅提高,华灿(苏州)公司可实现外延片年产能114.7万片(折合4英寸),芯片产能636.2亿颗。

  澳洋顺昌则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式募资来投向LED芯片。公司8月公告,拟募集不超过5.1亿元,投向LED外延片及芯片产业化项目(二期)。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蓝绿光LED外延片264万片(以2寸外延片折算)的生产能力。

  从上述情况中不难发现,多家企业正奋力备战LED上游,回忆之前的2010年~2012年,在市场低门槛和补贴的双重刺激下,资金涌进LED行业,大幅扩充导致产能过剩。这一幕是否会再现?

  今年以来,LED产业持续回暖,室内照明增速超过50%。上游表现很好,接近满产满销,甚至前面有几个月供应比较紧张,蓝绿光这块表现很好。现在企业对于扩产,表现得都比较谨慎,假如一窝蜂无秩序扩产能,那肯定就要出现产能过剩了,但是现在还没有这种苗头。虽然现在产能满产满销,但是这只针对开的设备统计,因为还有一些企业的设备没有开。

  有券商研究员表示,LED是否真的进入扩产高峰一般要看三安光电这种大厂,这是风向标,如果它们还没特别大动静,就不用过多担心。另外,即便真的有很多企业上马LED项目,上项目距离投产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产能结构性过剩 芯片端趋向整合

  2014年以来,随着LED照明需求的快速提升,LED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期,因LED照明市场的爆发增长带来市场格局的变化和市场景气的预期,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企业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竞争愈发激烈。

  为了应对竞争,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并购作为其中一条最便捷,见效最快的路受到了各类企业的青睐。

  CSA Research分析称,由于LED照明爆发性的增长需求,将带动MOCVD需求量的增加。据国外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20年,手机部分所需MOCVD设备数量将达到250台,LED TV背光应用所需MOCVD设备数量将达到1500台。而随着通用照明应用规模的持续增长,LED照明所需MOCVD台数将达到数千台。根据对全球主要MOCVD供应商的出货量和我国近年新安装MOCVD的数量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对MOCVD的需求量一直占全球需求量的60%以上,是全球需求量最高的地区。预计2014年我国新增MOCVD数量将在150台左右,总数将达到1240台。

  一位不愿具名的某芯片公司高管表示,今年照明行情景气度确实较高,上游扩产规模较大。但大规模扩产的背后,有些企业更深的目的可能是想遏制对手。“三安光电目前的开工机台占一半,另一大厂也有接近一半的机台未启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安光电还要扩产100台,剩下的华灿光电、澳洋顺昌以及乾照光电等一些公司也在扩产,这个产能以后肯定又要过剩。”

  在上市企业公布的年报或季报中因价格下降而使盈利能力下降已不是个别企业的现象,正在成为LED外延芯片企业普遍的梦魇,而前期大规模扩产所释放的产能被认为是价格大幅下降的主因。

  华灿光电在年报中称,产品市场价格非理性竞争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公司所处的LED芯片行业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新增的大规模投资产能释放导致大幅的价格下跌,虽然目前跌幅趋稳,但是为了争夺市场的主导权,短期内再次出现市场价格非理性竞争状态还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公司还将面临着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2013年公司 LED芯片的销售数量虽然高于去年水平,但LED的芯片销售单价仍处于低位,导致销售收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同样,德豪润达在年报中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MOCVD 设备投资的大量增加,LED外延片的产能大幅度提升,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跌。……继续投入资金扩大产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并且2014年一季度公司LED芯片的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乾照则认为LED光电行业,经过近年来国内行业产能过度扩张而造成的激烈化竞争,可能出现各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而出现的产品降价竞争风险,以致毛利率降低的风险。

  士兰明芯则将亏损原因归结为受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2013年上半年 LED芯片的价格较 2012 年底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导致产品盈利空间得到进一步挤压。

  CSA Research指出,与前几年相比,目前企业间的整合并购更加频繁,战略意图也更加多元化,而整合方向也由“强者并购弱者”转为“强者并购强者”。

  今年以来LED行业的并购事件频频发生,整个产业链争夺战愈加激烈打响,行业整合大戏渐入高潮。

  结构性过剩 小企业前景不容乐观

  2014年上半年半导体照明产业共发生11起重要的并购交易,其中披露的交易总金额超过35亿元人民币,交易结果绝大多数是以取得控股权为目标,并购目的除了延伸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更多的是从渠道、品牌以及产能考虑,壮大实力,扩大规模。

  在这种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产能利用率低,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必然成为市场淘汰的对象,旭瑞光电和亚威朗便是其中的典型。随着市场发展,产业格局调整仍将继续,劣势企业将倒闭退出市场,优势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不断发展壮大。

  近期,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MOCVD数量已经越来越向龙头企业集中。由于国内芯片企业数量较多,随着不具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产能将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LED芯片产能过剩只是结构性过剩。

  首先,目前我国国产LED芯片应用主要集中在景观、显示屏、小尺寸背光和部分照明领域,而大尺寸背光及部分高端大功率照明应用还是以进口芯片为主。因此我国LED芯片的激烈竞争也就集中在了景观、显示屏、小尺寸背光和部分照明领域,而在高端大功率芯片方面则仅有少数企业能够提供量产产品;

  其次,部分企业通过持续的改进工艺和扩大产能,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了产品成本,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份额,因此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甚至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如前述各扩产企业,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一方面由于工艺技术精进不足,同时产能规模较小,单品成本很难下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销售不畅,导致这类企业出现了“不开工要亏,开工更要亏”的局面,从而出现一批开工率低,甚至停工的外延芯片企业,其拥有的MOCVD也就成为过剩产能。

  业内认为,LED芯片端也将遵循大者恒大的发展规律,产能较小的企业未来生存存在挑战。但不排除这些小产能为规避竞争风险,产能会进行内部消化。当然,如今社会资本已经轻车熟路的涉足LED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果小企业背后有资本运作,无论大小都会长期存在。总之,当国内一旦形成LED芯片环节产能急剧,并形成三到五家巨头,小企业在技术、规模及价格上就会被大企业给拖死。所以说,LED芯片端大者恒大的局面是大势所趋,小产能如果没有自身的产能消化系统,未来发展之路视乎并不太平。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