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雷士之变(四):经销商倒戈之下 品牌影响力何在?

2014-08-20 作者:杨小芳 来源:光亚新闻中心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吴长江两次被出局之后,都会以供货商、代理商和员工为筹码,特别是全国代理商的支持,重新回归雷士照明。有业内人士感叹,从来没有一家公司的经销商,像雷士照明的经销商一样,可以左右公司的控制权争夺战。

  经销商掌握话语权 可载舟亦可覆舟

  雷士照明的招股书显示,2007年至2009年,经销商的销售额分别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86.4%、70.8%和58.7%。吴长江曾表示,雷士照明所有的经销商一年的销售额达到80亿元,可以实现至少5亿元的利润,超过上市公司的利润。

  但不利之处就是,经销商拥有的话语权越来越大。雷士照明表示,公司与第三方门店运营商无直接业务关系。雷士照明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依赖经销商管理第三方门店运营商,因此,公司的成功取决于有效管理公司的经销商的能力。

  雷士照明在招股书中警示称,公司绝大部分收入依赖于有限数目的经销商,因此,如果和任何该等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关系结束或恶化,则会造成公司收入大幅下降,并会损害公司的经营业绩。

  雷士照明掌握产品品牌,经销商掌握渠道销售,当经销商联合起来反戈一击时,对于雷士照明而言,也是不可承受的。

  经销商倒戈王冬雷 选择品牌影响力而非个人影响力

  目前为止,此次事件中,双方在经销商的拉拢上,王冬雷似乎占了上风,其总共获得了29家核心经销商的支持,而此前支持吴长江的供应商现在也都选择了沉默。

  与吴长江熟识的人称其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拥有一批忠实追随者,自1998年雷士创立也结交了一班“打天下”的经销商“兄弟”,但此次都不再是吴长江坚强稳固的后盾,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吴长江想要重获合作伙伴的支持和信任,恐怕机会渺茫。有雷士高管指出,吴长江三次陷入内斗与其个人有很大关系:“投资者希望拿到投资收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还是个人的问题”。

  对于经销商来说,所求的不过安安心心地做生意,而据有“第一品牌”之称的雷士从知名度上和认可度上来讲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前支持吴长江是基于多年累积的情分,但事不过三,接连发生的一系列“内斗事件”早已让经销商心生疲态,此时,站在利益或商业的角度,选择拥有更多股份和实权的王冬雷,也就意味着选择了“雷士品牌”。

  品牌透支 雷士影响力还剩多少?

  指得思考的是,这样接二连三的内斗丑闻,雷士的品牌影响力恐怕会遭受重创。

  在2012年的内斗中,有经销商坦言,因为内斗导致的工厂停产缺货让其丢失了好几个大单,而且还让客户骂了一顿。本次内斗发生后,万州工厂也无意外地停工了,据称每日损失200万,相信接下来的一系列马太效益会再次显现。

  不少经销商表示,选择雷士照明不仅在于其能够提供产品,还在于其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一而再的负面新闻,“照明第一品牌”雷士影响力还能支撑多久?观众对于这样的品牌还会继续“买单”吗?我们静待事态的发展。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