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屠夫”长方照明 去年“增收不增利”
摘要: 近日,被业界冠以“价格屠夫”标签的长方照明发布了2012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显示,201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35.24%,实现净利润4776.48万元,同比下滑27.45%。“增收不增利”表现得尤为突出。
“照明企业自己做电源是想使成本更低,但结果可能是没降下来。电源比灯更复杂,要求更高。一个LED驱动电源需要40多个零部件,有上百个供应商,采购起来未必会降低多少总体成本。”深圳市崧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军表示,生产电源需要大量高端设备,对管理团队的要求更专业,而且目前电源规格型号极多,需要不断地转线生产。
据李志军介绍,鸿利光电旗下的照明厂莱帝亚照明以前也有一条电源生产线,但现在电源大部分都是外部采购。
有业内人士表示,电源是LED灯的关键元件,现在很多灯出问题就是因为电源问题。
“企业自建辅料的配套,可以降低成本,让产品的价格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从而通过价格战占领市场,这是最大的好处。”鸿利光电副总经理兼董秘邓寿铁表示,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毕竟不专业,在技术等方面可能达不到一定水准,而且初期投入成本过高。“LED技术现在发展很快,有可能目前的投资很快就跟不上市场需求。”
价格双刃剑
“价格是长方最大的优势,目前LED照明品牌太多,除了几个国际大厂还没有哪个品牌能形成超强的品牌效应,长方就能靠着低价抢占很多市场份额。”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省级经销商表示,价格低、销路也好,经销商也愿意做。但低价产品在给长方带来销量的同时也降低了长方的利润,一旦被市场定义为低端品牌,为企业以后开拓高端市场埋下了隐患。
有业内人士表示,长方的目的是通过价格战迅速抢占市场,确立领头羊的位置,等待行业洗牌来临。
长方照明表示,2011年长方灯管均价为77元一个,去年已经降到了35元一个。去年上半年,长方照明曾两次大幅降价,某款灯具的价格从70元降到了30元,降幅高达57%,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震动。
广发证券研究员惠毓伦表示,长方照明从中低端LED照明市场起家,成本与费用控制在业内具有明显优势。在LED照明市场启动初期,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初期长方照明在行业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但随着价格竞争趋于激烈,公司面临着成本控制方案被模仿,中低端细分市场趋于饱和,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低价带来的另一个隐患就是产品的性能质量问题。去年7月,长方照明爆出了3W蜡烛灯“质量门”事件,此后公司对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发售的问题灯泡进行了召回集中销毁。
虽然长方照明表示,此次是由于供应商的材料问题和工作人员的疏忽所引起,但也敲响了警钟,在价格战的过程中更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性能达标。光大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长方照明低价优势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低价策略将很可能被模仿和超越。目前,木林森等品牌也同样举起了低价大旗开始争夺市场,纯粹价格的争夺已经逐步开始向价格、渠道、品牌等综合因素的考量转变。
而渠道也是长方照明亟需补的短板之一。长方照明在业绩说明中表示,公司目前处于渠道建设期,主要是扩大经销商的数量和规模。
但不断的降价也拉低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很多经销商表示,现阶段自己宁可选择一些不知名的中高端品牌,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多品牌内耗加剧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品牌能为企业带来销售额的增加和溢价效果。
目前LED行业品牌众多,但还没有哪一个品牌在市场上能占到主导地位。因此,很多企业也将2013年定义为渠道和品牌建设年,希望能通过渠道和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