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产业格局转变 智能照明呈现新机遇
摘要: 目前由于LED照明的发展,中国照明产业又一次面临产业格局明显变化的关键时期。照明产业格局转变,智能照明被看好,而智能家居正逐渐成为智能照明节能的首选。
在已过去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因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照明产业格局的明显变化有三次,每一次产业格局的改变都影响到照明企业的生存状态。目前由于LED照明的发展,中国照明产业又一次面临产业格局明显变化的关键时期。照明产业格局转变,智能照明被看好,而智能家居正逐渐成为智能照明节能的首选。
照明产业格局变化
中国照明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经过30年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由初期的不足百亿元生产总值的小行业,发展到2011年年生产总值达3500亿元的大行业。其间,即使中国经济出现周期性调整,中国照明产业也基本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的发展势头。
市场化催生民营企业的发展。照明企业特别是灯具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品个性化强等特点,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很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大量民营资本进入照明产业,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之前主导照明产业的国有照明企业逐渐退出,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照明产业基本以民营企业为主,国有企业所剩无几。
市场竞争加剧引发企业整合。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加剧了市场竞争,企业为保证市场的竞争力,加大了投资力度,扩大了企业规模,整合上、下游资源,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如光源企业采用机械化扩大产能,灯具企业整合镇流器产业等。在此期间,许多光源企业和镇流器生产企业关、停、并、转。
终端市场需求变化改变了光源企业和灯具企业的市场地位。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消费者对照明产品的需求,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发了照明企业市场地位的改变,进一步促进了照明产业的上、下游资源的整合。许多光源企业向下游发展,开始生产灯具,灯具企业向上发展,介入光源生产。上世纪80年代初照明领域“鸡和蛋”的争论无疾而终。
智能照明或成智能家居节能首选
所谓智能照明控制产品,是在确保灯具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给灯具输出一个最佳的照明功率。这样既可减少由于过压所造成的照明眩光,使灯光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照明分布更加均匀;又可大幅度节省电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电率可达20%~40%。
目前,城市管理者逐渐认识到智能照明产品的技术优势,开始在社会上推广开来。在奥运科技前景论坛上,智能照明被提上议程。上海市有关部门决定,在夏季用电高峰时,上海市中心主要景观道路上的路灯要安装智能控制系统。虽然政府大力推广智能照明产品,但是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复杂,掌握这项技术的企业很少,如美国的路创和澳大利亚的邦奇、索恩、ABB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而国内达到实用水平的企业只有几家。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