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增收不增利“怪圈”愈演愈烈 LED价格战再度爆发
摘要: 金秋时分,LED市场依旧“狂欢”。忙订单、忙扩产、忙并购……在市场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价格战也打的不亦乐乎。在火热的市场数据背后,部分企业还没开始尝到LED照明的甜头,却反而在惨烈的价格战中黯然倒下了。
10月10日,南大光电发布2013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0万元~53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约30.05%-35.33%。南大光电表示,报告期内,受下游LED照明行业“回暖”影响,2013年前三季度销售量同比有所上升,但由于LED产业上游-MO源供应环节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引起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LED上游芯片企业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武汉华灿光电表示,2013年前三季度业绩与去年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LED芯片市场经过上一年的非理性价格竞争,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幅度很大。
华灿光电称,受此影响,虽然芯片销售数量大幅超过去年同期,但销售收入和毛利额仍下降。第三季度LED芯片市场价格逐渐趋于稳定,需求持续回升,公司积极发挥产能、改进工艺,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因而销售规模环比增长显著,营业利润有所回升。在华灿光电发布2013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预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800万元-1200万元,比上年的4209.17万元同期下降约:71.49%-80.99%。
从上述上市公司发布的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来看,行业的复苏和产品价格的下降已经成为了造成LED行业增收不增利现象主要原因。对于LED企业来说,未来还需在提高技术、控制生产成本、做大产业规模上下功夫。
传统照企祭出低价大旗
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历程,就是发光效率提升,生产成本下降,从而逐渐替代其它现有光源的过程。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传统光源向LED光源转型的风潮,国内许多传统照明企业也纷纷投入到LED行列,希望抢占先机占据一席之地。当前,LED照明产业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部分以传统照明为主业的行业大鳄也开始按耐不住,凭借着规模化生产、成熟的渠道以及品牌影响力等优势,纷纷抢占LED新兴照明市场。
今年下半年开始,以飞利浦、雷士、TCL、佛山照明等代表的传统照明巨头纷纷下调价格。7月的数据显示,一线厂商雷士照明7w的LED灯泡的价格分别较6月下滑36%,部分企业最高降幅甚至达到40%,引发业界陷入低价竞争。
业内人士预计,一旦LED产业趋向成熟,传统照明巨头将循迹而来。佛山照明从去年发力LED照明产品以来,产能已经成倍数增长。公司借助在照明领域的渠道和成熟的营销网络,迅速覆盖LED照明领域。为抢占市场先机,今年以来佛山照明今年已和全国经销商采取快速降价推广策略,产品类型覆盖LED光源类、LED商照类、LED办公类、LED户外类以及LED汽车灯等。其中,3W的LED球泡的市场销售价为5.5元,5WLED球泡也仅为9.8元。
作为国内传统照明品牌成功转型LED的标杆企业,TCL同样采取的是“平价格”的低价策略。其总经理李春岸认为,“量的突破”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当前LED企业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市场的打开上,而“低价”则是打开市场最快速的方法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在下半年的产品推广中,TCL表示,将继续以集团为依托,在全面整合LED产业链优势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产品技术升级与产业链聚合所彰显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下调产品价格,以超性价比的明星产品激活LED市场,加快LED照明普及时代早日来临。
当前,我国LED产业在历经了投资热、降价潮之后,正逐渐步入微利时代。而传统照明大鳄凭借完善的渠道优势和经销网络,已经占尽先机,如今又祭出低价策略,更是让部分中小型企业如履薄冰。
对于新兴的LED产业来说,巨大的市场前景必将引起众多资本、人才、设备的不断涌入,而市场始终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未来LED照明市场的竞争也将益加白热化。“低价竞争”策略如果运用地好将成为加速市场打开的催化剂,但另一方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致命毒药”,如中山雄记。只有那些在产品质量、研发技术、市场渠道、产业链整合上占有优势的LED照明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屹立不倒,对于传统照明巨头亦是如此。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