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行业“三大内伤”浅析

2013-11-11 作者: 来源:《LED照明渠道》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接二连三的倒闭风波证明了LED行业危机并非只是个案,它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高工LED研究所所长张小飞认为,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LED市场已经步入两极分化阶段,大企业越做越大,而中小企业的生存日益困难。

  更有甚者,为了能尽快打通销售渠道,不少厂家在付款方式上做出妥协,允许经销商进行赊销。而这稍有不慎,则容易导致LED厂家现金流出现问题甚至断裂。

  据相关人士向记者爆料,某LED同行为了向渠道铺货,允许经销商进货时只需支付10%-20%的货款,待产品销售完毕之后经销商再跟厂家结算尾款。而在销售期间,厂家主动承担LED产品降价带来的贬值风险。

  “他们对开拓市场的心态非常急切,不得不拿工程上赚的钱来补贴渠道铺货。”该人士说道。

  而记者拿这个事件向一些经销商求证的时候,他们均表示怀疑事件的真实性,认为该LED厂家这样的做法太过于激进冒险。

  “谁都知道LED产品一定会降价的,厂家主动承担商家的库存风险的事情我还没听过。”深汕电器副总经理林上耀说道。他认为,这个厂家的做法只能算是极端的个例。“如果这家企业的货不能短时间内销出去,那就需要承担很高的风险,而LED厂家普遍不会这样铤而走险的。”

  在利弊关系的权衡下,LED厂家如果在库存问题上没能做出更多的支持,经销商不会主动去承担这部分风险。他们在向厂家进货的时候都是遵循“少量多批次”的原则。

  “我们店里都是拿些样品,不会去进很多货过来,客户下单的时候,我们如果货不够就向上级经销商拿货,很快的。”位于深圳家之福建材市场的王女士向记者说道。

  大经销商“奇货可居”

  “从终端销售层面来看,LED今年确实有明显的增长趋势。”负责西顿照明销售的谢先生告诉记者。

  然而对于LED应用企业,终端的消化能力明显跟不上他们产能扩张的步伐,倒闭潮致行业危机乍现。面临销售管道不畅的尴尬,一些LED企业只能在压力下艰难生存。

  LED企业销售能力的好坏,除了受产品竞争力因素影响,跟选择什么样的经销商也有很大的关系。

  “大型经销商拥有庞大的分销体系,他们销售方式多元化,而且下级资源比较丰富,客源也比较稳定。”林上耀说道。他认为,LED企业只要选对了优质的经销商,就不愁没有销路。

  大型经销商的优势体现在产品的消化快、对库存的承受能力较强。有些经销商将LED产品的库存周转时间的上限提高到一个月以上,而中小经销商至多只能维持十几天的库存周期或根本不备库存。

  当然,优质经销商对代理品牌自然会开具比较苛刻的条件,而且讲究“门当户对”,只有那些品牌名叫得响的LED企业才会入他们“法眼”。

  “LED行业的一大竞争法则是规模化经营,以规模优势取得竞争优势。这个也只有大品牌大厂家才能做到。这个也是大型经销商选择品牌的衡量标准之一。”林上耀向记者解释了LED企业与经销商强强联合的理由。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