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需求复苏 夏普单季盈利1.39亿美元
摘要: 据有关消息称,夏普发布截止9月底的2013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受日元汇率走势疲软、太阳能电池和液晶面板市场需求复苏的推动,夏普两年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净利润为1.39亿美元。
“鸿夏恋”搁浅
今年3月,鸿海曾同意收购夏普9.9%的股权,每股收购价格定为550日元,这样鸿海将向夏普注资约669亿日元。但今年以来,夏普股价累计跌幅已达75%。正因为此,鸿海要求下调股权收购价格,并要求获得夏普拥有的最新液晶面板技术以及向夏普派遣董事。不过并未获得夏普同意。相信过高的要价及日本对外资的保守政策是鸿夏恋搁浅的主要绊脚石。
夏普大中华区董事长菅野信行去年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夏普已经考虑过了“最坏的应对”。除了当前采取的裁员、降薪、出售资产、申请追加贷款等种种措施外,外媒消息显示,夏普曾于2012年9月向合作银行公布了最新的经营重建计划,明确指出将寻求除鸿海精密以外的新合作商,美国微软、惠普、戴尔以及中国联想均在考虑的行列。
“我们经常会考虑各种各样可行的预案,但不方便透露详情。”不过,奥田隆司昨日在夏普业绩决算记者会上坚称,夏普与鸿海之间的协议仍作数。奥田隆司同时称,2013财年扭亏为盈是必须完成的目标,“公司将致力于到明年1-3月的财季恢复盈利。”
扭亏原因解析
夏普今年第二财季的净利润为136亿日元(约合1.39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2492亿日元;运营利润308亿日元,好于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1609亿日元。这意味着,在2013年上半财年,夏普净亏损为43亿日元(约合4400万美元),好于上年同期的3876亿日元。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帮助这样大型的公司成功扭亏的呢?其实方法与索尼差不多。
资产出售与引入投资
夏普在上月还通过折价售股的方式募资1370亿日元(约合14亿美元)。此外,夏普公开发行了4.5亿股以募集最高1191亿日元的资金,并通过第三方分配的方式,向骊住集团、牧田公司和日本电装公司等公司定向增发价值174亿日元的新股,以提高募资总额到1370亿日元。
夏普从去年开始积极寻求外部投资、将部分资产出售、执行大规模裁员计划,期望可以走出困境。3月初,夏普与三星达成了1.1亿美元投资合作。按照合作协议,三星将获夏普3%的股份,而后者将优先向三星提供优质面板。而去年12月初,高通和夏普达成合作协议:高通投资1.2亿美元,获得夏普3.5%的股份,而夏普将帮助高通子公司Pixtronix研发低能耗的铟镓锌氧化物(IGZO)显示器。
汤森路透的调查显示,市场分析师此前平均预计,夏普第二财季的净亏损为90亿日元。上年同期,受海外竞争对手竞争激烈,以及日元汇率的强劲走势给公司海外营收施压的影响,夏普净亏损为2492亿日元。自去年11月以来,受日元逐步贬值的推动,夏普的出口业务盈利性也越来越强。
未来展望
虽然夏普对未来有着乐观的预期,但从目前的盈利原因来看,夏普的咸鱼翻生靠的都是金融手段,其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并没有因为这次危机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一直以来的老问题现在看也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在未来还可能持续隐隐作痛。日企要真正重拾竞争力和自我造血功能,走美国的创新法和韩国的学习改良法都是可行之路,而如果夏普无法解决企业内部结构陈化的问题,盈利将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