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产业链优化成定局 照明企业突围需创新

2013-08-02 作者:未知 来源:OFweek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LED作为一种新型光源,近几年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但国内在LED照明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缺乏科学的态度,没有深入的研究,只是简单的模仿传统产品,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产品达不到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就将产品推向市场,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

  整体看来,上半年的并购重组有几大特点:①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并购案较多,如德豪润达收购雷士照明,三安光电收购美国参股Luminus,台湾璨圆等。通过纵向一体化的整合并购,企业打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实现整体化布局,达到协同效应。②LED照明渠道布局与行业整合并行,布局市场渠道推动着企业之间联合、协作。如三星电子通过浙江和惠照明打开大陆LED照明领域;台湾亿光、三安借助收购开拓海外市场、德豪借助雷士布局照明通道,LED封装龙头厂商木林森,通过光源世家(MLS) 这个新品牌跨入了台湾市场。③上半年,跨国并购明显增多。企业进行跨国并购重要驱动因素是专利和国际市场,LED的专利长期掌握在几大国际巨头手中,特别是芯片环节,通过收购国外企业可以绕开专利壁垒,获得国际厂商专利支持,参与国际技术专利体系,获得更大话语权。

  预期,随着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品牌和渠道联合,产业链深度整合趋势在近年将愈演愈烈,马太效应即将显现。

  创新应对挑战

  不过,过去几年,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专利,LED行业低水平盲目投资现象严重。“我国70%的企业只能蜗居于下游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的封装和装配环节,相互低水平竞争。”周廉说。

  周廉认为,在国家的推动和政策扶持下,我国LED照明产品的制造成本不断下降,LED照明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

  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不够,研发支持力度不足、力量分散。

  二是产业资源不集聚,产业格局亟须整合。企业规模小而散,集中度不高,产业区域分布呈现分散化趋势,高端产品和领军人才缺乏。

  三是发展环境亟待优化,政策没有形成合力,标准、检测及认证体系有待完善。

  四是缺乏核心技术专利,产学研合作松散。LED发光效率虽然不断提升,但仍存在电光转换效率低、散热性能差、暖白光LED照明的显色指数和色温控制较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会专家指出,产业链深度整合已成LED发展趋势,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以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应用创新来应对挑战,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