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陷大陆价格战 台封装企业面临边缘化风险

2012-12-18 作者: 来源:高工LED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对于身陷大陆价格战的台湾地区封装企业来说,或许抢占通用照明市场是唯一出路。然而在缺乏经销渠道和市场需求应变能力的挑战下,挤入大陆LED照明市场争夺战并不能解决台厂的燃眉之急。

  2011年1月,亿光电子董事会投资1亿元新台币成立杰纳睿照明公司,3月又投资2亿元新台币在大陆成立亿光固态照明公司,正式跨足LED照明应用市场。

  而为了区分原有的封装品牌,不与原有照明客户形成直接竞争关系,亿光电子采取了不同的区域品牌策略。亿光电子董事长叶寅夫表示,公司目前有2个品牌 Zenaro 、Everlight ,其中Zenaro主要是由亿光旗下杰纳睿照明公司推广至欧美市场,Everlight 则是由亿光固态照明公司推广至大陆市场,另有成都蓉威照明、亚明固态照明、常州的天目固态照明负责市场推广。

  “在大陆投资LED照明业务,一定要先找到出海口,如果出海口没有找到,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詹勋县表示,对于大部分台湾地区LED封装企业而言, 进军LED照明,就意味着要在全球重新布局渠道,重新在消费人群中建立品牌。“封装厂商的原有渠道跟LED照明渠道重叠度不高,也容易跟原有客户形成直接 竞争关系。”

  水土不服

  由于大陆一二级城市渠道已经被大陆照明厂商以低价策略抢占,对台湾地区LED照明企业而言,最有可能抢占的市场空间将主要集中在县级城镇市场。

  “台湾本地LED照明市场并不大,如果开拓大陆市场,台湾地区厂商很难和大陆厂商竞争。”黄建中坦言,除了缺乏渠道和本地化品牌,大陆市场的商业模式也让台湾地区企业有些不适应。

  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监测数据显示,台封装厂艾笛森三季度营收仅有5.64亿元新台币,季减约12.33%。其中,艾笛森的LED照明业 务主要在大陆市场。艾笛森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LED照明市场成长未如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当下LED照明终端市场仍不成熟,消费者仍以价格为导向,再 加上大陆市场持续以“赤字接单”策略干扰,因此市场需求依然不振。

  “大陆地方政府市政工程的采购关系比较复杂,包括本地保护、人情关系等等,台湾地区企业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这一市场。” 张小飞博士表示,目前政府采购是大陆LED照明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除了商业模式,价格战策略也让习惯了依靠产品品质和技术获取订单的台湾地区企业显得有些不太适应。

  莱特光电市场总监施光典表示,近两年,大陆LED照明技术发展非常快,已经接近国际水平,而价格却低于台湾地区厂商。“价格定位太高,客户不买单也是理所当然。”

  尤其是今年以来,大陆地方政府为了推动LED照明市场逐步启动,除了出台一系列终端应用市场补贴政策之外,很可能会有一批国有企业进入LED产业。这 意味着,依靠政府资金的强力支持,大多数大陆企业仍可能继续扩张产能。与之相比,尽管受到来自亚洲日韩等地企业的OEM订单,台湾地区企业也只是勉强能够 应对疲软的市场行情。只要市场价格持续偏低,企业亏损就仍会继续。

  “国内大部分LED企业的市场定位是走销量,各种LED照明参数不是最完美,但是匹配在一起最合适就可以了。”施光典坦言,现在台湾LED厂商回过头来做大陆市场,时间有点晚。现在台湾地区LED产品能够进入大陆市场最多的是芯片,连封装都很难了。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