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豪润达今临时停牌 被媒体曝三宗罪
摘要: 大订单合同虚张声势?MOCVD设备涉嫌骗补?研发投入低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曾经的中小板老八股之一,这当年像明星一般首批荣登中小板的上市企业开始以另类的姿态,重新走进我们的视野。如同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在经历了谜局一样的产业变幻之后,如今距离当初的业绩辉煌渐行渐远。这是个案?还是行业问题?
为进一步求证芜湖市财政局的补贴文件是以产能为标准还是以片数为标准,记者致电该局经济建设科,对方明确表示,对MOVCD设备的补贴,是以片数作为标准,即必须要55片及以上。
记者又再次致电魏刚,表明身份后,向他进一步求证。
“德豪润达有部分MOCVD设备没有达到55片,这算不算骗补呢?”记者问。
“我们按照市政府出台的这个政策执行,但具体不是你说也不是我说了算,我们都有相应的机构对应协议去执行。”魏刚说。
“当时都是按照55片这个标准去验收是吗?”记者问。
“我只能明确告诉你,我们是按照市政府的统一政策去执行。”魏刚说。
靠政府补贴支撑业绩?
各项补贴接踵而至,装扮了德豪润达当年的业绩报表。
记者梳理德豪润达2010年至今的公告发现,在这3年内,该公司的芜湖基地、大连基地和扬州基地一共获得11笔来自政府的各种补贴,总金额超过11亿元。
2010年,德豪润达分别收到芜湖和扬州当地政府“科技三项”财政补贴2.52亿元和0.13亿元,公司将上述两项补贴2.65亿元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此外,公司还于2010年12月底,收到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拨付的“LED芯片生产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资助资金5660万元。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10年的营业利润仅533.2万元,但加上补贴之后,利润总额达到2.66亿元。
2011年,德豪润达收到政府的各项补贴款继续呈大幅增长的态势,全年共收到补贴款6.05亿元。
当年1月和9月,该公司分两次收到芜湖当地政府的“科技三项”补贴共2.796亿元。2011年3月,德豪润达又收到MOCVD设备补贴款2.496亿元,该笔补贴将从设备正式投入使用起的十年内分期计入损益。当年8月,该公司收到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局给予的固定资产投资补贴资金7580万元,该笔资金在收到时计入递延收益。
德豪润达去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的金额就达到3.1亿元。而该年度公司的利润总额为4.5亿元,营业利润为1.46亿元。政府补贴金额占到利润总额的69%。
今年前11个月,德豪润达又先后4次收到来自芜湖和大连的财政补贴共1.744亿元。今年公司收到的政府补贴和去年相比有较大的降幅,这在业绩上的直接表现便是利润大幅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7.41%,公司在报告中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的政府补贴比上年同期减少及费用增长所致。
/焦点问题/
高新资质研发费用不达标 回应称口径不同
德豪润达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同样让人怀疑。
2011年11月,德豪润达全资子公司芜湖德豪润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芜湖德豪)获得安徽省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除了这家子公司外,德豪润达自身,以及另外两家子公司——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斯达)、深圳市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锐拓)也均在广东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
高新资质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得到认定,企业所得税可享受15%的优惠税率,否则只能按25%的税率缴纳。
不过,记者经过多日调查采访发现,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须满足的条件,德豪润达存在不达标的情况。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