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势力之争将佛山照明逼向没落
摘要: 业内表示,2012年全球一般照明市场规模约在800亿美元,以欧美地区为主,约占49%,其次为亚洲39%、中东/非洲7%、拉丁美洲5%,其中,大陆因加速都市化发展,内需市场庞大,光是单一国家就占全球照明市场约18%,而因大陆政府正积极推动固态照明产业,LED照明引领着当地照明产业发展。
媒体报道称,施诺奇、斯朗柏都是佛山照明的客户,公司拿佛山照明的货,但贴的是自己的牌子销售。
事实上,与钟家父子有关联的公司非常之多。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资料显示,仅算钟信才、钟永亮、钟永晖担任法人代表的公司,在该局登记了已经多达17家。其中钟信才11家,钟永亮2家,钟永晖4家。
佛山照明此前一直专注主业,业绩稳健,并因连续多年高额分红而被誉为“现金奶牛”。但公司创始人以及现任高管同时涉及内幕交易,这对于连年业绩较好的佛山照明来说可谓“打击巨大”,从曾经的“现金奶牛”到如今的“问题公司”,佛山照明陨落的有些迅速。
多元化经营困境——“体外”产业受阻
自1993年上市以来的18年里,佛山照明已累计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26.46亿元,但慷慨的分红并不能抵消市场对佛山照明前途的担忧。如今的佛山照明业绩正在每况愈下,今年4月25日公司发布的2012年一季报显示,佛山照明仅实现净利润5693万元,同比减少了15.84%。
佛山照明业绩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整个光伏行业不景气所致,另一方面,钟信才“大上快干”成就的一批非主业经营业绩不佳也是佛山照明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2011年11月1日,我国发布了《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这对于年产白炽灯5亿只以上的佛山照明而言是一个“噩耗”。
与此同时,一直试图在锂电池、LED、旅游等新业务上的开拓的佛山照明并没有探寻到“突围”的路径。
2005年6月,佛山照明投资修建了高明富湾湖酒店项目,并于2006年11月竣工营业。为了与酒店经营配套,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佛山高明富湾山水休闲渡假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80万元,专门经营管理该酒店。
但由于酒店业并不是佛山照明的主业,佛山照明一直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能力,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今年8月17日,佛山照明宣布以基础起拍价3.18亿元转手佛山高明富湾山水休闲渡假邨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这已是公司年内第四次转让旗下资产。
此外,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和2010传统照明业务成长受阻,钟信才把目光瞄向了新能源领域。2009年9月,佛山照明与华欧公司等3家投资者合资成立青海佛照锂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虽然钟信才对佛山照明的新能源业务寄予厚望,但当时就有分析师泼冷水。表示“佛山照明积极介入新能源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无奈,公司的传统照明业务近年来增长乏力,如果不介入新能源、LED业务,公司的看点就不大了。”
后来,佛山照明的新能源业务真的被分析师言中了,当年佛山照明新能源项目只有合肥国轩高科,但根据2009年佛山照明的财报,国轩高科总资产3亿元,净资产1.05亿元,营业收入3624万元,利润总额539万元,净利润仅有454万元,这对佛山照明的业绩贡献非常有限。
此外,青海佛照锂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虽然在2009年7 月14 日通过受让原盐湖科技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的方式进行合作,但项目仍然只停留在意向书层面。
外资加工厂——欧司朗“借鸡生蛋”
现任董事长钟信才早在1964年就到佛山照明工作,从车间主任一路坐到董事长,但在后来佛山照明的发展中,钟信才并没有完全控制住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
2003年10月之前,佛山照明的第一大股东为佛山市工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3.97%。2004年,佛山市国资委成立,该部分国有股权划转至佛山市国资委。同年8月31日,佛山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佛山照明股权以总计6.7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两家外资公司,即欧司朗佑昌控股和香港佑昌器材,欧司朗佑昌占总股本约13.47%,香港佑昌占总股本约10.50%,分别成为佛山照明的第一、二大股东。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