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照明产业转型之路步履蹒跚
摘要: 7月初,广东证监局的处罚决定书曝出佛山照明连续三年隐瞒关联交易的丑闻。其内幕交易颠覆了“现金奶牛”佛山照明和“中国灯王”缔造者钟信才的光辉形象,让人震惊。
创业元老的“低激励”
钟信才已在佛山照明工作了接近50年。他掌管了20多年的佛山照明,现已成为“中国灯王”,年产超过10亿只灯泡,号称国内唯一可以与GE、飞利浦、欧司朗三大跨国照明巨头竞争的光源企业和民族品牌。
与业绩相映衬的是,佛山照明高管略显寒碜的收入。翻阅佛山照明的年报,2011年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总额为710万元。早两年更少,这一数字2010年为455.6万元,2009年为246.1万元。
据Wind数据,身兼佛山照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钟信才2010、2011年年薪均为150万元。而佛山照明2009、2010、2011年这三年的净利润依次达到2.12亿元、2.64亿元和2.92亿元。
目前钟信才持有佛山照明约87.62万股股票。一位佛山照明内部人士表示,钟总所持的这些股票,均是他自掏腰包,从二级市场买的流通股。
2002年,佛山市国资委酝酿退出所持佛山照明的国有股。佛山照明20年来保持每年近20%的复合增长率,累计向投资者派发现金13.01亿元,比上市以来募集资金总额还多出1500万元,长期投资股东获得了远高于大盘上涨幅度的资本利得。
2002年底,钟信才携手公司高管向佛山市国资委致函,希望实行管理层收购(MBO),买下佛山照明8592.21万股的国有股。那时,同城企业粤美的(现“美的电器”)已完成MBO。
佛山市政府没有明确表态,佛山照明的高管层再次联名请求:将佛山照明23.97%的股份全部转让给公司管理层和业务技术骨干;如果不能,让管理层和业务骨干持股15%以上;如果国有股转让给外资,能否把商标转让给公司管理层,保住民族品牌扛下去。但仍然没有结果。
后来,国家关闭了MBO融资的大门,钟信才及其团队的MBO之梦彻底破灭。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