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业管理启示录:友达副董事长亲笔信的背后
摘要: 友达反托拉斯法案件带给台湾企业最大的启示,或许不是舆论热烈讨论的政府是否出力?谁是“抓耙子”?也不是李焜耀强调的“诚信”问题;而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课题——如何以制度平衡领导人性格,避免关键决策前缺乏多角度讨论。若董事会无法成为第二道防线,股东和员工都可能被推上火线,成为勇敢的输家。
焜耀身先士卒:敢冒险,反把公司推上火线
是什么让友达敢这么的大胆?答案是李焜耀“敢冒险,重清誉”的性格。
早年从宏碁跳出来创业,在还没签订技术转移合约就决定先盖面板厂,敢冒险让他建立起全球第三大面板厂。但是,这样个性也让他惨赔,旗下品牌厂明基2004年税后净利仅有76亿元,2005年却敢购并一年亏损新台币250亿元的西门子手机部门,一年后黯然宣布退出。
另一个性就是重清誉,只要没做过绝对不承认。前几年他被指控涉嫌明基电通内线交易案,每次开庭,李焜耀大多亲自出席答辩,直到法院判决无罪。
3月19日下午,李焜耀以“关于美国诉讼的补充说明:坚持诚信,以人为本”为题,写了一段话也反映此性格:
即使面对尔虞我诈竞争环境,只要没有违背“诚信”核心价值和法律规范,仍可无后顾之忧的向前冲刺。
敢冒险、重清誉,这两个性格交织,让他做出打这场反托拉斯法的决定。
但是,此举无异将42万个友达股东的利益,与官司绑在一起,如果法官判决友达10亿美元的罚款,将超越7家面板厂所有罚金的总和(8.9亿美元),对于2011年亏损新台币614亿元的友达,无疑是个重击,李焜耀不但折损两名爱将,也可能因为缺乏银弹,技术上将和三星越拉越远。
“只能说李焜耀老实到无知,水晶会议一年碰面60多次,时间、地点、会议纪录都清清楚楚,这一定是踩红线(指犯法”),一位熟知反拖拉斯法的学者认为。
先前夏普(Sharp)、LG Display、华映、奇美电都同意认罪,尽早停损,自有其盘算。但李焜耀的性格主导了董事会,友达决定孤军奋战,没人喊煞车。
领导者个性能带领企业成为标竿,也能将企业推上危险的悬崖,是企业的资产也是负债,如何管理领导人性格,不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企业管理启示录:董事会须多元,平衡领导人性格
辅仁大学金融所教授叶银华认为,创办者“打天下”的成功因素,可能也是未来思考僵化的衰败因子,这有赖背景多元的董事会,担任核准和监督的角色;可惜台湾董事会和经营阶层重迭背景高,好处是董事对于产业知识充足、决策快速,但缺点是同质化,对于重大决策缺乏多元角度的讨论。
友达五位董事,四位都是李焜耀的创业伙伴或经营团队,多元性不足,遇到重大决策,能否充分讨论?令人存疑。
以目前发展来看,友达输面大于赢面,12位陪审团一致认为友达有罪,友达脱身不易,现在只是主管入狱期间多长,与公司赔偿金额多寡的问题。
这宗案件带给台湾企业最大的启示,或许不是舆论热烈讨论的政府是否出力?谁是“抓耙子”?也不是李焜耀强调的“诚信”问题;而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课题——如何以制度平衡领导人性格,避免关键决策前缺乏多角度讨论。若董事会无法成为第二道防线,股东和员工都可能被推上火线,成为勇敢的输家。(撰文:曾如莹,《商業周刊》)
【小资料】6年调查、3个月审判,2大元老仍被判有罪
——友达反托拉斯法诉讼案大事纪
面板厂遭重罚
2006/12 美国司法部针对2001至2006年面板厂违反反托拉斯法进行调查。
2008/11 夏普、华映、LG Display同意认罪,华映前董事长林镇弘等3位主管随后遭判刑。
2009/12 奇美电同意认罪协商,支付2.2亿美元罚款,高阶经理人服刑。
友达迎战诉讼
2010/6 美国司法部指控友达违反反托拉斯法,参与谋取5亿美元非法利益的定价协议。
2010/8 赴美协助调查的友达副董事长陈炫彬、前总经理陈来助、董事熊晖等人,遭限制出境。
2010/12 欧盟执委会指控友达、奇美电违反反托拉斯法,判奇美电罚款3亿欧元,友达1.16亿欧元。
2010/12 友达编列新台币100亿元诉讼预算,之后追加30亿元,决定正面迎战。
陪审团判有罪
2012/1/9 美国开庭审理友达反托拉斯案件
2012/2/23 证人出庭作证,LG、华映、奇美电、惠普和戴尔员工列席证人
2012/3/1 美国联邦地方法院12位陪审团审议此案
2012/3/13 陪审团决议,友达光电违反反托拉斯法有罪,陈炫彬、熊晖有罪,陈来助、李灿荣、梁兆龙等友达高阶主管无罪,当庭释放。
他是友达最后的希望?
代表友达辩护及回答媒体问题的律师莱尔顿(Dennis P. Riordan),在美国拥有超级律师(super lawyer)头衔,《加州律师》杂志(California Lawyer)封他为“年度最佳律师”,在美国律师界,他有个响亮的昵称“the last hope”(最后希望),意思是“他是胜诉希望不大被告的最后希望”。
他的成名作是1971年“San Quentin Six”案,6名监狱受刑者企图逃狱,杀害3位监狱警卫,莱尔顿为其中一位被控谋杀的受刑者辩护,花了14年赢得胜诉,期间他宁愿不收费,一度沦落靠失业救济金付房租,但此诉讼案让他一战成名。
2003年圣地牙哥副市长祖切特(Michael Zucchet)被指控9项贪污罪状,他在数周内让法院驳回其中7项指控,被《旧金山纪事报》推举为加州湾区“十大律师”之一,“再怎么烂的案件交由莱尔顿,都可能胜诉的名声不胫而走。”胜率3%到5%的案子,也可能在他手上起死回生。
他自承“我很享受思考法律,看透解构法律,然后构筑起自己的辩状和主张。”这次友达反托拉斯案,一开始就聘请他加入,让律师团的信心提振不少。只是对上庞大的国家机器,过去鲜少处理反托拉斯案的莱尔顿能否成为友达“最后的希望”,还有待时间证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