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th周周热词】再不推LED产品,就“OUT”?
摘要: 这个十月,金九银十似乎来得并不如预期。当LED产品在各大展会熠熠生辉时,在市场上却仍难见其踪影。而每年十月的古镇灯博会也面临尴尬:大量历届踊跃的厂家放弃参展,人气减淡了很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推进LED产品走向寻常百姓家,也许是当前各大LED厂家最该深思的。
LED远景终端需求疲软,呼唤差异化产品
目前来看,受宏观经济影响,今年下半年,LED行业前景并不乐观,下游需求将承载很大的行业压力。中投参谋高级研究员贺在华指出,因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强,LED终端需求远景疲软,厂商规模化削减产能,供给商库存天数也随之下降。但与此同时,因为渠道畅通流畅周期不断缩短,效率有了大幅晋升,交货期普遍缩短,客户等待时间降低,因此,当前库存状态并未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影响,相反,市场灵活性更强。
LED工业在中国固然表面上发展得热火朝天,工业短板却也随之浮现。业内人士表示,在整个工业链中,上游的利润回报最高,但该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却把握在日今日亚(Nichia)、美国科锐(Cree)、德国欧司朗等海外巨头手中。而在外延片和芯片领域,美国和日本企业处于垄断上风,拿走了60%以上的利润。中国大部门LED企业,只能在工业链末真个封装领域,争夺余下不到40%的利润。雪上加霜的是,就算是这仅存的下游市场,中国企业经营起来也并不是那么自如。
“下游市场显然没有打开。”贺在华表示,中国企业的LED产品更多依赖当地政府的市政工程进行消化,昂贵的价格使得LED进入民用市场依然遥不可及。而受到国际市场疲弱影响,中国LED产品的出口也遭遇不畅。在需求刺激不利的情况下,LED产品价格下滑成为市场的主要表现,从目前各厂商的投资计划来看,未来两三年内,中国LED工业将泛起大规模的产能开释,且跟着产品国产化率的晋升,各环节产品价格的下降将是市场的长久趋势。
LED照明产业供应链厂商较传统灯具更为复杂且家数众多,最下游的灯具供应商所须支付的费用将会提高,且不论灯具设计或价格皆大同小异,因此能掌握产品差异化与成本的LED厂商才有机会胜出。
另外在这些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LED相对于其他光源来说具有非常不同的关键技术。各市场领域差异化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做出有创意的设计,这样不光可以减少成本,而且也可以提高效率。
新产品推出需把握时机
相信每一名企业经营者都愿意扩大产品范围、拓展市场,使自己的公司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然而,新产品的推出时机选择不当却会让一切的准备工作都白费,尤其是对资金与资源本就不充裕的中小企业来说,这甚至会让它们就此一蹶不振。
因此在推出一款新的产品或服务之前,公司经营者应当先询问自己以下5个问题:
新产品是否能进一步巩固或加强公司的战略定位?
新产品是否能帮助公司维持或提高目标市场的份额?
新产品是否会对现有产品的销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新产品推出后,客户是否还会继续购买现有产品?
新产品是针对新市场,还是针对现有市场?
新产品或服务推出的前提应当是目标市场已经做好了接受的准备。这一点对新兴市场来说尤其重要。让市场了解一款新品,并培养市场的认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如果过早的仓促推出,那么失败的风险就会大幅增加,或至少会让你付出超出原有预算的时间与资金成本。因此,中小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服务时应当再三谨慎,做到谋定而后动。
在推出新产品时,应当尽量保持差异化定位,并指派不同的团队来负责管理。切忌盲目同时推出多种新产品,除非市场容量足够大,而且你有足够的人手来管理它们。
中小企业在推陈出新时往往都会犯两个普遍的错误,即缺乏创新与专注。换言之,他们所推出的新产品要么就是太保守,不足以拓展市场空间;要么就是与公司既定的战略与方向不符,无法实现预期的成效。
此外,如果发现新产品的推出是失败的,那么从理论上说企业仍可重新进行产品定位,策划营销活动。但在很多时候,及早采取措施撤出市场,以免亏损继续扩大,是一个更明智的抉择。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