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LED产业规模分析看行业发展趋势
摘要: 从2003年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到现在,中国的LED产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LED行业下游需求低迷,LED行业增长减慢。到2009年,由于国家的各项配套政策,LED行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加快。2010年,下游的全彩色LED显示屏,LED背光,LED驱动照明和其他应用快速发展,推动中国LED产业的规模激增33.8%,达到294.6亿元人民币。
赛迪顾问表示,从2003年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到现在,中国的LED产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LED行业下游需求低迷,LED行业增长减慢。到2009年,由于国家的各项配套政策,LED行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加快。2010年,下游的全彩色LED显示屏,LED背光,LED驱动照明和其他应用快速发展,推动中国LED产业(包括衬底,外延,芯片和封装)的规模激增33.8%,达到294.6亿元人民币。同时,从2006年至20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8.7%。

2006-2010年中国LED产业规模
近年来,由于技术落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相比外延,芯片和封装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衬底方面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在2010年,由于很多蓝宝石衬底项目仍在建或在设备测试(产能扩大受阻)过程中,导致蓝宝石衬底的生产能力有限,因此衬底领域仍以低端产品为主。尽管如此,2010年中国衬底的产能增长了34.4%,达到352.5万平方英寸,而年产值增长50.8%,达到1.4亿元人民币。

2006-2010年中国LED衬底领域规模
赛迪顾问表示,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和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中国的砷化镓/磷化铟/ 磷化镓衬底技术(应用于红色和绿色LED产品)取得重大进展。北京中科镓英半导体有限公司,国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6研究所等企业已实现衬底的大规模生产。这些公司的LED衬底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0%,实现了上述衬底的自给自足。
2010年,下游LED背光源和LED照明快速发展,以及氮化镓外延和芯片产能扩大,导致上游用于制造蓝色和白色LED的蓝宝石,碳化硅(SiC)以及氮化镓(GaN)衬底供应紧张,价格一路攀升。尽管研究这些材料的技术尚未成熟,加上高质量人才短缺,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国内许多企业在2010年继续加大投入和引进关键技术,纷纷进入蓝宝石衬底领域。这些企业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也有一些是在中国内陆地区。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