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如何应对碳标签“空袭”,应对关键在哪儿

2011-03-11 作者: 来源:光电新闻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随着减排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碳标签制度已被欧美、日本、加拿大、韩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推崇,很可能成为日后影响我国企业产品出口的新技术性贸易措施。

  政府与企业需互动

  针对上述问题,检验检疫等部门相关专家向记者建议,我国出口产品应对碳标签,使产品真正向低碳环保转变,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相推动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地方政府应首先做到优化布局,做好服务引导工作。可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尽快研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路线图,明确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指导企业在做大规模、突出特色、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上做文章,引导企业以规模求发展、以特色求市场、以科技求效益,通过推广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带动和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和升级。同时,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制定对低碳环保企业的财税优惠和补贴政策。如旨在鼓励企业进行能效投资、节能技术研发、新能源投资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以及贷款贴息等。

  相关政府部门应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尽快建立健全应对低碳环保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服务平台,关注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执行情况,充分利用WTO/TBT条款,保护企业新兴产品出口。同时,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研发创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开发新科技新能源的速度,推动经济社会低碳发展,实现“绿色增长”。

  一些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低碳环保产品的检验标准研究和收集,确保检验能力满足出口企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低碳环保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和信息、政策帮扶力度,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多方努力引导出口企业适应国际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对能效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加快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环保产品,以优质、环保、稳定的产品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博弈。

  出口企业应有效配置资金、人员、技术等资源,及早应对,尽早规避面临的市场压缩和成本上升的风险。合理开拓国内外市场,可通过布局全国经销网络、开设专卖店、网上营销等方式千方百计抢食内贸市场,实行出口和内销的“两条腿走路”,尝试探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内销支付方式,以确保低碳环保新品的市场话语权。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国外市场,以市场多元化分散发达国家“碳标签”带来的风险,避免碳标签真正“来袭”时的措手不及。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