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包括灯具等出口不标准 中国损万亿

2010-12-16 作者: 来源:新华报业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本来可以赚10万美元的一批出口灯具,因为中国企业将发货单证上的国家码写成了三位数而不是联合国标准的两位数,货物便被某国海关计算机系统排除在外,货物一压就是三个月,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大大损失了一笔。

本来可以赚10万美元的一批出口灯具,因为中国企业将发货单证上的国家码写成了三位数而不是联合国标准的两位数,货物便被某国海关计算机系统排除在外,货物一压就是三个月,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大大损失了一笔。

  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据2009年广东省外经贸协会针对该省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每年总额达4000亿美元的外贸生意,因为对国际贸易标准的不了解而造成货款无法回收的比例就达5%,总额约200亿美元。“这个误差率是国外的20倍。”商务部许可证局高级工程师、原驻外商务参赞孟朱明称。

  单证费超外贸

  企业全部利润

  国际贸易中的单证,是指在国际结算中应用的单据、文件、证书等,凭借这种文件来处理国际货物的支付、运输、保险、商检、结汇。

  据孟朱明介绍,国内现有的60多万家进出口企业,因对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和标准化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常常由于不符合国际标准(惯例)、单货不符造成滞关、压仓、退货、货物损毁等事件。

  “做一单国际贸易,要涉及生产、订购、银行、保险、运输、运输代理、进口、出口(转口)等45个机构出具的近360份单证。”孟朱明说,“如果今年我国的国际贸易额达到2.8万亿美元,那么在国际贸易单证上的支出将达2000亿美元以上。这甚至超过了现有外贸企业的全部利润。”

  单证标准化居贸易

  技术壁垒之首

  “单证标准化壁垒位列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之首。”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王忠敏告诉记者,“据WTO的数据显示,技术壁垒已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最大障碍,而技术壁垒的表现形式通常就是标准。”

  “在联合国统一标准之前,全球几百万家外贸企业手工各做各的单证,相互之间无任何联系,数据亦无法交换。”孟朱明介绍说,鉴于国际贸易标准中各个国家经常有不同的标准,联合国贸易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研制出了第一个国际贸易程序简化标准《联合国贸易单证样式》,并于1981年以建议书形式在联合国框架内推荐使用。新加坡1994年率先使用这套标准,已经把一单国际贸易的报关时间从80小时缩短为12分钟,传统手工制作单证的时间从30小时缩短为30分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强国。即便是非洲的一些国家,他们在标准单证方面也做得比国内要好。

  “我们的对外贸易大而不强,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重视标准。”孟朱明说。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