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集佳张海鼎:专利纠纷与应对策略

2010-10-20 作者:lisa 来源:新世纪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2010年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政策与产业发展峰会”上,来自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华南区负责人张海鼎先生就LED行业专利纠纷与应对策略做了精彩演讲。

  2010年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政策与产业发展峰会”上,来自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华南区负责人张海鼎先生就LED行业专利纠纷与应对策略做了精彩演讲。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专利纠纷已经成为市龙行为的一个常态。从美国的“337调查”,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及德国柏林展会的“临时禁令”事件,各种专利利纠纷事件正对蓬勃发展中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着沉重打击。虽然,我们无法预计这种打击还会持续多久,但是我们谁都不会希望一个DVD产业会倒下去,而其它发展起来的产业又面临同样的问题,了解专利纠纷的本质,积极的应对才是出路,面临专利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始终在专利纠中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而束手无策。

  一、 专利纠纷

  专利纠纷一般分为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通俗的说,把专利局或专利复审委作为被告的专利纠可以理解为专利行政纠纷,其他的专利侵权纠纷、权属纠纷可以理解为民事纠纷,本文主要介绍民事纠纷中的专利侵权纠纷。

  专利侵权纠纷又分为间接侵权和直接侵权,间接侵权是指提供、出售或者进口用于制造该专利品的原料或者零部件。间接侵权人在主观上应当有诱导、怂恿、教唆他人直接侵犯他人专利权的故意。例如恶意的为DVD生产厂商提供需要SISVEL认证的芯片,可视为间接侵权行为。直接侵权主要包括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此外许销售和进口专利产品的行为也属于直接侵权。目前我国的LED行业专利纠纷案件多数体现为专永接侵权。

  专利侵权纠纷的最直接后果是,一旦被判定侵权将可能导致产品直接被赶出市场同时伴随着—定的赔偿。专利权人通过精心设计和运作专利纠纷,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巨大收益,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专利诉讼作为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竞争手段经常被企业用来与其他竞争手段配合共同打击竞争对手或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从而形成立体化的、多方位的竞争模式,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专利纠纷将会一直伴随着企业在市场竞争活动中不断的产生。

  (一)LED行业专利纠纷的特点:

  我国LED行业的专利纠纷主要集结在国内生产企业对国外先进企业已经形成的技术垄断的对抗或突破,以及国内企业之间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国内生产企业对国外先进企业已经形成的技术垄断的对抗或突破而产生的专利纠纷是国内企业面临的主要威胁,这种威胁其中的一个特点是其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国内企业在生产和加工环节已经取得了大量突破,

  但核心技术仍被国外先进企业所牢牢控制。LED行业的技术垄断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外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并非一成不变,垄断企业的市场地位经常被颠覆,从最初的美、日企业到后加入的韩国企业,都在试图利用专利诉讼建立一个新的技术竞争格局,垄断企业的注意力还没有全部放在维护生产秩序上,这就给我国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发展的机会和环境。从最近发生的首尔半导体在美国起诉日本日亚公司,USITC在美调查Gertrude Neumark Rothschild专利纠纷案,就可以看出国外垄断者之间也处在专利纠纷的胶着状态中。

  我国LED企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迅猛发展,从近几年已经公开的1 977件与LED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中,我国企业申请量不少于967件,所占比例为48。9%,在发明人统计中,发明量前五名的有三位为国内发明人。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LED封装、应用的中下游产业链已经形成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优势,国外先进企业在面对国内工艺水平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对我国企业采取了既打拉的策略,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多为屏蔽和打压,而对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更倾向于有条件的授权,但对芯片等上游领域则进行严密的专利封锁。其中,08年ITC针对LED展开专项调查,让我国企业在上游攻坚受阻。由此,LED行业的专利纠纷,中下游技术集中在国内生产企业的竞争格局确立之中,上游技术将会发生在国内企业突破国外专利围堵的过程中。在这种状态下,专利纠纷会有规律的发生,并且国内新兴力量的发展会始终处于这种威胁之下。[NT:PAGE=.$]

  二、 应对策略

  如何有效应对国外企业的专利围堵和威胁,需要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和行业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有效的专利诉讼应对策略,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层出不穷的专利纠纷前变被动为主动,也能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研发成果。可以这样说,市场竞争中一个成熟的企业必然会有充足的应对专利纠纷的准备。对LED行业而言,通常可以考虑从预警分析、专利布局、专利无效、弱势联盟等方面进行,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这些模式。

  (一) 预警分析

  专利预警一般是在新产品研发立项之前和新产品进入市场之前进行。专利预警,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通过解读自身产品的技术特点,根据技术内容进行专利检索,将专利检索的结果与自身产品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判断是否构成侵权的过程。专利文献一般都记载着某个技术领域某一时间段内先进的技术方案,通过专利检索可以详细了解一个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信息,再经过分析得出哪些专利是可以利用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哪些是需要绕开或回避的,这样在研发过程中就可以主动规避将来的专利纠纷,而且还可以让新产品研发省事省力省钱。在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前做专利预警分析,等等于给新产品再上一次保险,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品辊进入市场之后的法律风险,就算新产品存在着对无法规避的专利,也能帮助企业提前对形势有一个预判,并提供准备如何应对风险的充分时间。

  所以说,专利预警分析可以让企业做到未雨绸缪,变被动为主动,是应对专利纠纷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专利布局

  由于LED专利技术内容较为复杂,分析专利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一个LED企业拥有很多专利,并且围绕某个领域有策略的分布,—般都会被认为这个企业在这个领域存在很强的技术能力,国外企业面对拥有大量专利的国内企业时,基于可能存在专利交叉侵权的风险,在专利进攻上也会三思而行,谨慎从事,这样就使国内企业做到了未战而屈人之兵。

  针对国内LED行业的特点,建议重点针对其中专利挖掘方面的内容入手。专利挖掘是从技术的分解入手,分清核心技术和外围技术,基本技术和衍生技术,有以开发核心技术和基本技术的专利挖掘,有以寻找外围技术和衍生技木的专利挖掘。也就是说,专利挖掘就是尽可能的让自己产生更多的专利,这样企业将在专利数量上有一个飞跃。企业在做专利挖掘的时候,要善于利用专利的基本构成条件:专利是一种技术方案,可专利的技术方案至少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并获得有益的技术效果,而非重点考虑专利审核中的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同时尽可能借助有实力和丰富经验的专利代理公司共同完成。

  专利布局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有专利并且有好专利是专利布局的基础,所以专利挖掘是进行专利布局的关键。

  专利挖掘的手段有很多,专利挖掘如果能够在企业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各种专利挖掘手段实现技术在专利申请角度的最大化,能够显著的提升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布局能力,让企业获得专利诉讼的谈判筹码。

  (三)无效对方专利

  无效对方专利是有效处理专利纠纷的策略之一,即使一项专利获到证书之后,其权利也并非就是稳定的,专利法规定任何人只要有正当的理由及证据都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宣告该专利权无效。这个程序就是专利无效宣告。根据专利法规定,被宣告无效的专利视为自始即不存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1 999年年报统计,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审理的无效案件中有46。7%的专利权被宣告无效,而被宣告部分无效的占5。4%,也就是说,在对专利权效力提出质疑的案件中,其中近一半的专利权被灭失。

  专利本身的稳定性是影响专利价值的重要因素,而专利纠纷的发生也是建立在专利权利有效的基础上。专利无效是对专利稳定性发起的攻击,这种攻击带有极大的不确定的破坏性,即目前看似稳定的专利极有可能在下一次专利无效中被摧毀。这种具有不确定破坏性的攻击将会给权利人造成致使的影响,授权多年并获得大量许可费的专利被无效的安全并非鲜见。

  (四)弱势联盟

  全球70%以上LED应用产品的加工制造都在中国完成,可见我国LED产业基础之雄厚,可LED专利布局与产业规模极不匹配,国内专利申请总量只占LED专利总量的36。65%,且申请人多为高等院校10,可以看出,我国单个企业的LED专利能力还很薄弱,在单独与国外先进企业发生专利纠纷时,正所谓势单力薄很难形成有效的对抗。这就要求我国LED企业抱团出击,在经营弱势中结成专利联盟。目前国外企业的专利格局也混战之中,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有组织的形成专利联盟,有效的规避专利纠纷,有序且主动参与LED上游技术竞争。

  一般来说,专利联盟的组建包括五个部分。第一,要明确联盟的主旨。就LED行业而言,弱势联盟的建立就是要通过联合国内弱小企业,来对抗、打破现有的国际专利封锁,让国内企业参与高端竞:竞争。第二,要构建联盟内部的专利池,联盟的各个发起人在一定条件下将各自的专利许可给联盟,由联盟根据IPC分类及产品要素划分核心专利与外围专利,对专利池内的专利进行稳定性分析后,界定应用部分、待开发部分、待补充部分,进而明确专利池的能力。第三,由联盟根据专利池的边界在整个行业内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基于技术主题乘来建立专利预警模型,以便联盟成员使用,让联盟成员做到有的放矢。第四,由联盟根据机会和风险的分析来确定准入制度,规定联盟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就LED行业来说,首先的是专利池收益的返还和打破专利壁垒的投入,然后是联盟如何获取委托专利谈判的资格与条件。通俗的理解为,联盟成员如果发生专利纠纷,可以由联盟出面进行处理,而风险和收益由各成员共同承担。第五,可以尝试建立有专利体系构成的行业标准,增强联盟成员的谈判能力,通常来说,行业标准的制定都采取技术上适度超前的原则,这就给现有的专利池升级提供的空间,对现有技术的所有改进都可以尝试着申请专利,这就让专利池的能力更加丰厚,甚至可以重新判断外围专利的能力,从而加强联盟的谈判筹码。

  结论

  在国外企业已经确立了专利优势的领域内,国内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越来越多的专利纠纷,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预见的是经过我们的努力,持续提升国内的技术水平和专利申请及分析的能力,完成知识产权工作的积累,目前因为专利问题而受制于人的行业现状一定会改善。现阶段,我们应该利用国外企业忙于调整内部关系的良好时机,积极地通过专利预警做好危机预防、利用专利挖掘来加快和完善自身专利的积累、借助专利无效策略以及专利联盟抱团的方式来对抗国外企业的专利威胁,完成积累后可以通过构建LED专利池,制定准入制度,甚至建立由专利体系构成的行业标准,这样才能在未来层出不穷的专利纠纷中化被动为主动。[NT:PAGE=.$]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