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整合资源 创新发展
摘要: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展览会暨论坛上,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首次公开发布了2009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为业界人士带来全新的数据分析,指出了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策略。
自2003年国家启动半导体照明工程以来,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外延、芯片、封装企业遍地开花, LED产品在装饰性照明、显示、指示、背光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功能性照明产品也开始进入市场……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产业整体发展低于年初预期,但从2009年3月起,产业形势好转,企业投资和产能扩充加快,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
2009年产业发展超预期
近年来,我国在上游外延芯片方面,产能发展迅速,技术不断进步,开始进入中高端应用领域,但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2008年芯片产值增长26%达到19亿元,较2007年的43%的增速有所降低,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平均下降了30%,芯片价格持续下跌,比2008年初整体降低了40%;2008年,MOCVD达到135台,国产GaN芯片月产能达1400kk。2009年设备计划增加超过100台,预计芯片产能增长率将超过60%。目前,国产功率型芯片产业化水平已达到90~100lm/W,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Si衬底芯片光效达到70lm/W以上;芯片国产化率达到49%,进入中高端应用领域,显示屏领域国产芯片占到50%以上;虽然芯片技术进步很快,但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大功率芯片仍有80%依赖进口。
中游封装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尚未进入中大尺寸背光等主流领域。2008年,LED封装产值达到185亿元,比2007年增长10%。产品结构逐步改善,高亮产品比例达到76%(销售额);小品种、多批量(如矿灯、景观灯等特种需求)的LED封装产品的生产能力较强;部分企业大功率封装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同步。但目前国内封装企业1000多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仅为数十家,80%的企业投资不足千万元,规模小、以出口加工为主、产品结构单一。
下游应用蓬勃发展,产能全球领先,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但尚未形成龙头企业。2008年中国LED应用市场规模为450亿元,比2007年增长50%。显示屏、功能性照明等应用处于国际前列。显示和建筑照明领域的份额占总体应用市场的66.6%。照明应用领域发展很快,近20万盏路灯已在主要支干道上应用。大型传统照明企业开始关注LED照明,国内十多家企业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代工企业(ODM),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水平处于全球前列,但自主品牌运作及营销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企业。
产业的发展格局在逐渐发生变化。2009年,21个城市被列为“十城万盏”试点城市;地方政府也积极支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全国有12个城市宣布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Cree等国际企业纷纷介入中国市场;在未来的3-5年内很有可能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资本在加速进入LED产业,投资者已从最初的民营资本发展到风险投资,再到大型国企及上市公司,总投资规模达数百亿。上游设备巨大的订单量显示出资本对于LED产业的关注和推动。截止2008年底,我国LED民营和合资企业占到投资总数的80%。从以上情况及2008年初至2009年7月的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发展将超过2009年年初的预期。
机遇与挑战共存
半导体照明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当前正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首先,政府的重视及支持为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其次,巨大的市场是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第三,中国拥有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原料、人才、研发等资源优势。
但在拥有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核心专利与人才的缺乏是目前制约我国LED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截止2009年7月,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从业人数超过80万人,预计2010-2012年新增人才需求量将达60万,缺口非常大。行业人力资源方面则存在人才供应不足、高端核心技术人才匮乏、职业训练体系缺乏、掌握一定技术的人员流动率高等四大突出问题。
除此之外,来自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挑战也不容小觑。从技术方面来看,生产出高品质、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半导体照明产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照明品质需求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从基础性研发、产业化技术、关键装备及材料等不同角度进行系统攻关。
从市场方面来看,需把握产业规律,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好传统照明产业与新兴照明产业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节能灯与LED照明产品的优劣势,扬长避短发展。要根据LED技术的特点,培育新兴LED照明应用市场,找出LED在通用照明领域的突破口。同时,也要根据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分析半导体照明产业目前所处的阶段、产业形态、运营模式,把握规律科学发展,培育真正的知名品牌。
从政府方面来看,需要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突破、产品开发、产业化等不同环节支持开展不同方式的持续创新;提升产业集中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产业水平,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引导地方政府目标与国家目标的良好衔接;积极宣传,及时搭建可用技术与消费者认知之间桥梁;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和规范,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等。
未来发展策略
半导体照明对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以及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中国在世界高科技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要在战略上充分重视半导体照明产业,以科学的布局、长远的发展战略来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据研究分析,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将历经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2009年至2010年,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将主要来自国家政策的支持、LED能效的提高、背光和特殊照明等专业市场的突破。此阶段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策略将以应用促发展培育市场和推进联盟策略实现资源共享为重。企业层面则应注重联合技术创新品牌策略,以产品加服务的形式,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
2011年至2015年,政府将通过法令禁用白炽灯,技术的进步与产业规模的扩大将使LED成本下降,在商用、公共照明、高档住宅市场的推广应用也将成为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一阶段将实施产业整合,实现国际专利交换授权,培育企业主流品牌,以灯具与光源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定型产品。
2016年至2020年,随着半导体照明产品品质性能的提升,LED产业将步入成熟期,成为高份额的主流照明市场。此阶段,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将以需求为导向,发展拥有核心专利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参与并主导国际标准修制定。
半导体照明是革命性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转型、产业的转型,更是包括模式、理念、服务、习惯在内的知识转型。在整个21世纪的100年里,半导体照明产业才刚刚起步,LED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面临严峻挑战,但中国市场巨大,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会保持开放的姿态,以全球化的视野整合产业资源,创新发展,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本刊记者王美根据大会演讲内容整理)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