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价格将降至4日元/lm左右
摘要: Lumiotec的目标是达到“2009年样品供货时,发光效率25lm/W、15cm见方的面板在5万日元以下,2012年4月量产开始时,发光效率40lm/W的面板为5000日元左右”(该公司的重永)的水平。如果换算成单位亮度成本,那么量产开始时约为4日元/lm,正好与目前的白色LED成本相当。
对于亮度,有的意见认为,“只要增大面积,就能确保一定的光通量。高达5000cd/m2的亮度没有必要”(柯尼卡美能达)。然而,山形大学的城户指出,“OLED照明的成本取决于面积。当光通量相同时,亮度尽可能高的OLED照明就能缩小面积、降低成本”。
有迹象显示,松下电工已开始利用发光单元的组合来确保演色性 。例如Novaled、柯达、德国Fraunhofer IPMS等的其他厂商,也于近期开始引进采用MPE创意的元件。
这是一种例如将发光元件中的一部分制成不是白色、而是蓝色及红色等单色,以此补偿欠缺光谱的方法。
不存在界面,使用寿命达到数十万小时
山形大学的城户等人开发出了有望大幅提高使用寿命及量产效率的技术。城户于2008年5月宣布开发出了“倾斜组成构造” 。借助这种技术,红色磷光OLED元件的亮度半衰期在初始亮度1000cd/m2条件下达到了30万小时,延长到以前的2倍以上。
这种倾斜组成构造是通过在真空蒸镀时使材料同时蒸发,从而基本上彻底消除构成元件的各层界面实现的。如果有机材料间有清晰的界面,那么载体会在此处被捕获,元件的老化速度会加快。“通过逐渐改变材料的组成,可以使载体感觉不到界面”(城户)。
如果该技术得到进一步优化,预计白色OLED照明的使用寿命也能延长到70万小时左右。目前,专用蒸镀装置正在开发中。实用化“最快将在3年后”(城户)。
另外,如果采用城户与TOKKI及松下电工联手开发的蒸镀技术“热壁(Hot Wall)法”,则可大幅改善作为OLED照明制造难题的材料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量产时的成本 。这是因为,以往OLED照明的材料利用效率只有10%,但借助此项技术,“在实验室和特定材料的条件下,利用效率最多能够提高到70%”(松下电工的菰田)。该公司将继续进行开发,以便在今后约3年内实现在任何材料上都稳定保持在70%的材料利用效率。(编辑:PCL)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