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规矩 定方圆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摘要:
相对于传统照明灯具,对LED灯具的检测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承担“十城万盏”项目的灯具检测势必是一种挑战。检测的难点在哪里,该如何解决?检测指标与LED灯具质量有何对应关系?LED照明标准与规范的建立对行业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两位主任,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作出了深入的解答。
对话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华树明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工作重点。
华树明:有两个重点。首先,围绕节能减排针对高效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技术提高、有关的标准,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的研究。特别关注的是,有关LED产品的测试方法的研究以及质量方法的研究以及相关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二个方面是有关标准的建立。在标准建立的过程中,如何融合国际先进的标准,以及如何影响国际标准,推动中国的标准,带动行业或产业的发展。
记者:近年来,我国半导体照明检测机构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如参与国际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与比对,以及与美国能源之星进行业务合作,国际合作的情况怎样?在国际合作中得到哪些启示?
华树明: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积极参与IEC和CIE的活动,参与他们的标准制定过程,积极获得国际认可,现在做的工作是为美国能源之星做检测,能源之星正在积极开展LED检测方法的研究和产品评价的建立。我们每年至少一次参与国际比对。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是实验室能力的一种验证方式,在国际上,照明实验室之间的比对,真正能够达到照明光学性能水平的较少,特别是对有关照明的光学性能的比对,难度要求较高,但在历次的比对中,我们都能够做得非常好。
美国能源之星目前正在积极开展LED的认证准备工作,因此我们建议中国的企业积极跟踪并积极获得能源之星的认证,这样有助于中国的企业快速成长,因为获得其认证就打开了通向美国中高端市场的大门。中高端的产品就是中高端的价格,LED这样的产品本身价格就高,所以做能源之星的认证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对LED灯具的检测存在哪些困难?
华树明:第一个困难,LED产品和以往的照明产品相比是革命性的产品,完全不同于白炽光源和气体光源的发光原理,以及在光度学和色度学的表现也完全不同,而且涉及到以往所不具有的后散热条件,这种性能的不同导致以往的检测经验难以直接拷贝过来,包括它的尺寸、它的照明方向性,都给照明器具的设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在检测上需要一些全新的思维。
第二个困难,LED所具有的长寿命性,如何考核LED照明器具的可靠性,这也是我们照明产品前所未有的。
记者:“十城万盏”项目中LED灯具产品检测的难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华树明:“十城万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就更高了。但在这一点上,工作量巨大,工作难度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前人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它的难点主要在于:
第一,这是一个非成熟产品,产品技术尚未成熟,而发展进度又很快,半导体照明更新换代的周期是4个月,在这个周期下,我们推广半导体照明会出现很多不成熟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走的路是前人未走过的路,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二,它涉及面宽,不同的地域、城市的文化背景不同,产业发展状况不同,城市需求与城市建设者的考虑角度也不同,这些不同点给我们带来很大困难。
第三,由于该产品技术不成熟,尚没有正式的标准,也没有成熟的检验方法,即便在国际上,迄今为止对LED灯具的检验也仍在研究中。如何评价LED灯具的好坏将成为重大的难点。
记者: 对“十城万盏”灯具的检测重点是什么?
华树明: 刚才谈到检测方法需要全新的思维是一个大难点,由于技术是不成熟的,今天认为它好,但因为产品技术更新速度快,也由于我们对技术理解得不那么深入,明天可能又发现产品有缺陷和不足。因此我认为,在未来的“十城万盏”的检测中,不宜对各个方面都出击,只需抓住几个重点进行评价。
第一,产品的安全性。产品应该具有基本的安全条件。
第二,LED是一种高效照明产品,那么首先就要解决它是否高效,我们要对它的发光效率进行评价。
第三,重点应放在可靠性上。可靠性是大家都在讨论的,但没有人对器具拿出一个完整的数据,也尚未有人给出完整的评价,即便在欧美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由此我想到了节能灯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考核好一个产品的可靠性,将来很有可能重新走节能灯发展的弯路。当时节能灯在80年代就有很多企业开展生产,由于该产品也处于上升阶段,由于中国的技术条件比较薄弱,因此标准也相对落后,没有及时跟进,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一哄而上,因为没有约束的发展必然是畸形的发展,一哄而上的结果导致了低质量的泛滥,用户失去信任,结果又一哄而下,许多企业因此倒闭。鉴于此,我们不希望节能灯的弯路再出现在LED上。当前我们又面临近似的环境:技术不成熟,用户对产品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很快使用,如果我们现在不做约束和规范,今后我们的行业和企业就会失去用户的信任,然后再会导致行业的下跌,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记者:通过实施“十城万盏”项目将制定出一些新的规则与规范,这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华树明:我们建议,不断地、及时地制定规则、规范,同时在项目中例如通过“十城万盏”项目增加一些新的规范和规则,对参与项目的企业进行约束,并通过这些项目的成功经验去引导行业发展。这个项目的周期可能并不长,可能只适用于这一个项目,但在这个项目的运行过程中,示范项目会传播影响。同时,在引导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以往制定的规则的不严谨性,或不够先进性,可快速、短周期地修订规则和规范。经过不断地修订规则和规范,不断提高水平,我们就能够积累中国LED照明应用的经验。
记者:我国LED照明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不断成熟,将会对世界照明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
华树明:我个人有个观点,在LED照明事业中,中国的LED照明的应用将会走在世界的前面,因此我们今天在努力制定一些方法、规范,它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将会有助于我们和国际上分享,从而进一步影响未来国际LED照明标准的制定,使我国LED照明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在某种程度上为国际所采纳,使我们真正做到不仅是照明的大国,而且是有一定技术实力的照明大国,我们才能够在国际LED照明的大市场中更好地推广中国照明产品。
对于一个工业或行业的发展,应该是以标准为龙头,以检测为基础的,无论各个工业和行业,大家都在打标准仗,中国以往由于工业水平落后,我们在标准上很难和人家争,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十城万盏”项目去规范项目、积累经验,今后我们在检测上,在中国的标准上,也能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真正树立中国作为一个国际最大的照明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
下一页:对话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俞安琪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