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9年节能减排行动计划
摘要: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2009年行动计划 2009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推广一批成熟技术。推进100台以上锅炉气候补偿、水力平衡、烟气余热回收等供暖系统节能改造工程;在餐饮街、高校集中区、大型度假培训中心等餐厨垃圾产生集中的地区,利用生化处理技术积极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力争新增热泵供暖面积500万平方米;在郊区实施分别惠及1万户的“绿色燃气”和“阳光浴室”工程,新建1000个设施农业大棚的绿色生物质燃料供暖,试点实施“送气下乡”工程;引导支持企业设立节能产品超市,加大民用节油节电节气节水产品推广力度。
实施一批示范项目。继续扩大阳光校园建设,在保障性住房示范建设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继续加快推广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扩大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锅炉供暖面积;继续推进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的应用;实施北京水泥厂水泥窑处置污泥项目;投用1000辆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节能环保汽车开展示范运营。
研究一批先进技术。继续开展生物质废物资源化重大装备、垃圾填埋气综合利用、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北京森林碳汇与城市碳排放等关键技术研究。
(三)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垃圾处理设施,重点推进垃圾焚烧设施和区县垃圾转运设施建设。完成安定填埋场二期、西田阳垃圾填埋场二期、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推进阿苏卫、六里屯、南宫3座生活垃圾焚烧厂,高安屯综合处理厂,六里屯、东小口两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南口镇和高安屯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完成顺义、密云等区县填埋场渗沥液处理设施改造工程。加快通州梁家务等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前期工作,推进朝阳和通州2座大型垃圾转运站建设。
(四)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认真实施第十五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努力突破大气污染防治瓶颈,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全面完成城市核心区内文物保护区平房采暖小煤炉改用清洁能源工程,启动中心城区20吨以上大型燃煤锅炉房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及能力扩建,解决中心城区热源能力极度匮乏和环境问题;推进10个新城集中供热工程;继续开展城乡结合部地区原煤散烧替代工作;全部淘汰或更新本市党政机关、保障城市运行的黄标车;支持相关企业建立符合绿色环保标准要求的货物运输“绿色车队”;开展以推行“绿色施工”为主的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实施严格的《绿色施工标准》,协调加快混凝土搅拌站的治理、整合和达标生产。
(五)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节约工程。稳步推进北苑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4%。大力开发利用再生水,化解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两大难题,实现污水变资源。加快清河二期、卢沟桥、丰台河西等再生水厂及利用工程建设,利用现有河湖水系输送、存储和分配,同步满足城市环境及沿线绿化等市政用水需求。重点实施永定河和温榆河“两带”等城市河湖水系治理。年利用再生水6.5亿立方米,实施非生活用水再生水、雨水替代工程,扩大再生水浇灌绿地面积200万平方米,推进六环路以内建筑工地利用再生水、施工降水替代自来水,推进市属公园透水砖铺装等雨洪利用工程。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