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跟风误发展 照明行业呼吁实质创新
摘要: 照明创新,中国需要的核心照明技术的创新,符合照明市场需求的创新、多方面多照明渠道的创新。
只有真的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才发现中国创造是多么的重要。
2008年,随着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巨大变化,以制造擅长的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油价飙升的经济大背景下,对于以制造、OEM为主的企业来说,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告别单纯的制造,我们发现提前一步搞创新,率先走创造路子的企业在这一轮巨变中再次占得先机。为此,搜房家居网将展开一个系列报道,力图通过以创新的视角来全景剖析宏观经济背景下家居制造业的发展走势。
"巨头的地位不是永远的。如果你不能做到不断的创新,新的一页就难以翻过去。" 飞利浦照明集团高级副总裁、东亚地区总经理韩比德如是说。
进入2008年以来,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建材等行业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作为这些行业上下游的照明行业,也受到了影响。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艰难时期,照明行业的前路也可以说是荆棘满布。而令人震惊的却是,在众多建材行业眉头深锁的时候,照明行业亦面临另一重困难,在整体行业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往前发展的同时,却也难遭洗牌命运。
照明一直是我国家居企业的拳头产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照明电器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全球每年生产照明产品40亿只,而中国制造的就占据了90%的份额。但是,众人欣喜的同时,却不约而同发现一个窘况:照明产品的大量出口,只是"中国制造"。
"创新",不是仅仅印个LOGO就是所谓的"中国创造",有些企业盲目跟风,摇旗呐喊说创新,却只是羊群效应的牺牲品,淹没在洪流中。照明创新,中国需要的核心技术的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多方面多渠道的创新。
节能减排优惠政策颁发 政府鼓励创新
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艰难时期,照明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格局。但是,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殷慷却看到了商机,他认为,今年政府层面出台了各种政策和财政来支持、补贴节能灯技术,政府投资的资金面充裕,同时,客户需求也转向了节能环保产品。各个照明企业都自发、自觉地将研发重点转向节能技术。对于原来就有环保产品线的企业来说,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目前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包括能效标识、节能补贴灯来规范照明行业,提倡使用节能灯。在我国提倡节能的理念中,无论是应用新技术还是有效的管理思路,节电是其中最受重视的部分。在国际大气候及国家政策推动下,环保及节能的照明产品需求明显上升,其中省电耐用、可以回收的LED照明方案越发流行。
据曼佳美节能灯区域经理汪伟光介绍,现时照明市场已研制出"固体节能管"。很多节能灯都是液体汞或气体汞,当灯管破裂会造成泄露破坏大气层,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使用固体汞为原材料,固体汞能回收,接近于零排放,是"节能与环保并存"。
盲目跟风非创新之道 符合市场才是长远之计
在众多企业大喊"创新"的时候,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围城"。企业都认识到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却误解了创新的内涵。"人做我做,不然吃亏"、"改下尺寸、颜色就是创新"于是乎,创新的定义被扭曲了。
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常规做法是:先研究竞争对手最畅销的品类,找出其产品卖点,然后再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进行相应的改良,最后再依据竞争对手的市场售价制订自身的产品价格政策。这种做法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产品要么与竞争对手的雷同,差异性不强,要么就脱离了市场,新产品很快就成了滞销品,"产品短命"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专家认为,照明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区特色,开发相应的产品系列,并且要非常明确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最后协同经销商对区域市场进行深耕细作,这要比全国撒网更有可把握性。产品创新一方面必须紧贴需求,以提高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为导向;另一方面,应该为企业的稳步增长作贡献。这样的产品才拥有强大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多渠道创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照明行业国内外众多的实力企业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也更多地利用起资源整合、渠道渗透来推动品牌的提升,拓展营销渠道,刷新市场。
"Disney迪士尼"童话照明公司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在大中华区强力打造五大运营中心和五大分公司。在营销模式上,以连锁经销模式拓展市场,且实行严格的区域保护制度:即在一个专业市场或区域市场只发展一家加盟店,实行集全方位的各种培训经营方案、相关咨询、点对点的跟踪指导的加盟方式。飞利浦投资6亿元在江苏仪征设立新厂,并增资浙江阳光;欧司朗拟在广东佛山建新厂及在中国成立一家新合资公司。
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成熟起来的各大品牌也更多地利用起资源整合、渠道渗透来推动品牌的提升。种种迹象表明,照明行业的渠道之争,正在朝着当年家电行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下去。
记者手记:
我们追求创新、我们鼓励创新、我们渴望创新。并且,照明行业已经在创新!但是,在叫嚣的同时,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清楚认识创新的实质和意义,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LED大行其道的同时,创新的技术必然是核心技术的创新。而在销售渠道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创新的渠道必然是符合市场和消费者的创新。我们需要创新,但我们需要的是有效的创新。照明企业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才能在创新的洪流照出一条光明前路。
欧洲销售商要求取消中国节能灯进口关税 |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