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邦 > 正文

欧普捐1000万 王耀海谈背后故事(图)

2008-05-28 作者:admin 来源:人民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欧普照明为地震灾区捐出1000万——这是照明企业中最大的一笔。人民网家电频道电话连线了欧普照明董事长王耀海,请他谈了谈“从震灾看企业社会责任”。以下是采访实录。

欧普照明董事长王耀海谈从震灾看企业社会责任

欧普照明董事长王耀海谈从震灾看企业社会责任

  今年5月,中国四川发生了罕见的地震灾害,很多企业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民重建自己的家园。那么企业在灾难前因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5月23日,人民网家电频道电话连线了欧普照明董事长王耀海,请他谈了谈从震灾看企业社会责任。以下是采访实录:

  主持人:欧普照明在5月16日向灾区捐款了1000万,这是迄今为止,来自照明行业最大的一笔捐款,欧普为什么会捐助这么大一笔钱支援灾区呢?

  王耀海:汶川遭遇建国以来最大一次地震。差不多五六百万人家园被毁,数万同胞遇难,还有这么多伤员。每一个中国公民在这次地震中都感受到了巨大的伤痛,而受伤最深的是灾区人民。作为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一起渡过难关。这是我们捐钱的初衷。

  主持人:您自己是哪里人?

  王耀海:我是浙江人。

  主持人:作为浙江人,您对四川人民也有这样深厚的感情。

  王耀海:欧普也有很多四川籍的员工。

  主持人:欧普捐1000万,是直接捐给红十字基金会,捐了就完了,还是有一些援助的计划?

  王耀海:我们捐这个款的时候有一个要求,一部分是救灾,还有一部分是灾后重建。我们这边也了解到灾区最缺的是帐篷,我们也和红十字会沟通,我们刚刚采购了价值200万的帐篷,发送到绵阳的灾民安置点。我们对捐款的使用是有一个计划的。红十字基金会是一个专业管理机构,他们知道哪里最需要什么样的援助,他们也会跟我们一起协商。

  主持人:欧普后续还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王耀海:捐1000万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要求经销商也一起行动起来,只要经销商捐一块钱,欧普同时也捐一块钱,如果我们的经销商捐款加起来10块钱,欧普这边就也捐10块钱。初步预算,估计在6月底,我们会向灾区再捐400万到500万左右的灾款。这个事情是经销商和我们联动做的,这是我们一个后续的计划。

  主持人:1000万其实只是一个开头,后面还会有很多?

  王耀海:灾区重建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自己能能做多一点是一点。我们公司差不多有500多名的川籍员工。

  主持人:总共有多少人?

  王耀海:有4800名。

  主持人:欧普对他们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援助计划?

  王耀海:我们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成立了一个救灾小组。一方面我们要帮助员工联系灾区的情况,不过这也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通讯都不通,员工确实是比较着急的。我们也了解了成都分公司员工的情况,尽可能帮助他们,到现在还有一个救灾小组,帮助他们联系他的家人和他们家庭的受灾情况。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员工还算好一些,尽管房屋有损失,但是人员还是安全的,他们差不多都联系到了家人。

  主持人:我知道欧普作为CCTV评选出的最佳雇主,年初的时候,在南方雪灾中,曾经派专车到广州火车站接回了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欧普员工?

  王耀海:当时也是一个救灾小组。因为滞留在那里,天气又冷,广州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冷的天,我们就把回不去家的员工接回到公司来过年。

  主持人:您对员工的态度,好象和其他企业的做法不太一样。

  王耀海:应该想明白一件事情。企业价值还是最基础的员工给你创造的,只有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善待员工,公司才会发展。一个企业想要长期经营的话,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主持人:您刚刚说欧普的经销商也会为灾区捐款。

  王耀海:对,我们经销商也是一起捐款。

  主持人:怎么个捐款法?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王耀海:从5月12号就开始,他们卖一款产品,收到100块钱,就捐1出块钱,欧普也捐出1块钱。

  主持人:经销商都愿意这样做吗?

  王耀海:大家都愿意。在这个事情上,没有一个人不愿意去做。欧普跟经销商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欧普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的伙伴也都很乐意加入进来,大家都是自愿的。

  主持人:等于您这边起了一个带头的作用,经销商会纷纷跟着您做这样一个捐款的事情。

  王耀海:我们员工也是一样。我们员工(捐款)也很踊跃。我们员工捐了20万块钱。

  主持人:等于是1000万之外的,经销商、员工也有捐款。在这个过程当中,您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阻力?

  王耀海:如果说困难,地震救灾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作为企业,我们在后方,我们有时候真的很难感受到灾区。我觉得抗震救灾是一个很长期的事情。各行各业、全国民众现在捐款救灾的热情都很高昂。灾后重建可能是一年或者两年的事情,你能不能持续到一年以后或者两年以后,这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

  主持人:您觉得现阶段企业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王耀海:一个企业要不间断地参与,参与进去之后还要持续地去做。

  主持人:我知道欧普照明这几年一直非常关注公益事业,一直都有很持续的投入。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几年欧普照明都做了哪些公益行动吗?

  王耀海:我们这几年相对来讲发展得比较快。一个企业持续发展,最终你的钱是怎么来的?还是用户给你的。用户如果不买你的产品,你哪来的钱做公益。一个企业体现到最终用户认同你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你能不能回馈给社会一部分。从2006年我们就设立了这个目标,就是尽可能做公益方面的事。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作为一个企业,要尽自己的所能。06年在咸阳响应新农村建设,我们捐了300万做这样的公益活动;2007年,我们为白内障患者手术捐了50万,同时我们在河南建立了30所脑瘫儿童的康复中心,通过爱心拍卖捐了108万。冰灾的时候,我们也成立了救灾小组,通过相应的渠道,为灾区捐款。今年3月,我们也搞了一个慈善活动,欧普和红十字会、健康快车等等联合举行了一个公益活动,我们为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捐赠了200万元手术费。

  主持人:欧普做这些公益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王耀海:一个企业的价值还是来自于社会公信。你说这个人的价值,我觉得你认同一个人的时候,是他为别人做了多少事情的时候,才能体现他的价值。公益方面也是一样,你如果老是想贪图回报,我想公益是很难一直做下去的。它应该变成一个持续不断的、长期的事业。你想在行业里面站立脚跟,想持续地经营,我想盈利和发展实际上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你生存的同时,发展的同时,你怎么去回馈社会,才是一个企业的最终诉求。一个企业的价值并不是只体现在为国家交了税,当然这也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感,要和你这个企业发展的规模怎么样对应起来。每一家做品牌的企业,真正想做一个百年品牌企业,怎么在成长过程当中和社会分享你的企业,才是重要的。

  主持人:在社会中生存,也要回馈社会,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王耀海:对,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主持人:最近有很多公司因为捐款的数额和他自己的企业形象不相称,受到很多网友的质疑和批评。我想问一下您,欧普照明是怎么看待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而且你们是怎么平衡企业发展和社会公益之间的关系?

  王耀海:这是现在很多人讨论的焦点。我认为,首先,不要把公益当作一个负担。我前面也提了,我们公益活动的初衷应该是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就像是经营事业一样来做的。爱心不分先与后,它也没有大小,我觉得爱心根本不应该分你我。你捐一块钱也好,还是捐一亿也好,当然在最终的作用上面,它有差别。但是从道德层面来说,它应该都是平等的。我觉得,不能过多地去责怪。当然,讨论一下这个事情也有好处。在现阶段来说,不是太合适去讨论。因为现在国家有难,灾民有难,你有没有这份爱心,我们应该去争取这份爱心。当然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是我们不应该让这种流言去伤害其他人的爱心。社会整体也在进步,我想不同的声音也是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我觉得这次对每一个中国公民来说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从前方灾区传回来的一个个画面,打动着每个人的心。这些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在后面的人应该做什么?它不是以出了多少钱去衡量的事情。

  主持人:只要是爱心,就不分多少。

  王耀海:爱心不应该是分多少的。如果分多少,那这个事情就很简单了。

  主持人:您觉得网友还是不应该去质疑、去批评,因为企业不管捐多捐少,都代表了它的一份爱心,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份爱心。

  主持人: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欧普照明还向全行业发出了用爱点亮希望的救灾倡议。里面有一句话,说的是我们生产的是灯,照亮的是生命,让我们用爱点亮希望。我觉得和你们这个照明行业很契合,你们为什么会想到提出这样一个倡议?

  王耀海:用户买到的是一个灯,我们生产的也是一个灯。这个灯最终是用来发光,用光明驱散黑暗。我们也是一样,每个人心里实际上都是一盏灯,你怎么用心里的灯照亮你的生命。你心里面始终有一盏明灯的话,我觉得爱就是一盏心里的明灯。只有心里有一颗爱心,它就会点亮希望。

  主持人:用爱点亮希望,您个人是如何理解的?

  王耀海:我刚才跟你说了,我们只有用光明驱散黑暗,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份爱心的话,我想,我们的光明就始终在我们的眼前。

  主持人:您当初选择做照明行业,也是因为灯的照明会给您这种温暖的感觉,所以您才选择做了照明行业吗?

  王耀海:照明行业对我来说也是很偶然。我开始不是做这个行业,但是我做了这个行业之后,我自己觉得越做越喜欢,因为我是搞技术出身的。因为这个地球有白天一定有黑夜,黑夜的时候,一定要使用上照明。我们白天有自然光,现在室内也要有人工的光。它和水、食物是一样的,始终是生活上的必需品。现在这个行业关注度不是太高,但是它的行业生命力是非常强的,只要有人类生存的地方,一定需要照明。

  主持人:您刚刚说用爱点亮受灾人民心灵的那盏灯。我们注意到,这次国家也关注到了灾区人民的心理重建,派出了心理专家提供心理干预,在灾区人民家园重建过程中,欧普会提供物质和技术方面的援助,在人们心灵家园的重建当中,欧普是不是也会有一些行动?

  王耀海:房子如果建的话马上可以建好。但是心灵的创伤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心灵的东西不是物质能解决的,要从心理上去解决。所以心理干预是很重要的。我们觉得,这个社会真的进步是很快的,包括国家也对灾区派出了大量的心理辅导专家。可能这方面不是我们的专业,我们的员工也有家里人受到重创的心灵的伤害,我们可以去关注我们身边的人,能够给他一点心理上面的支持。这是我们最容易做到的,你要时时刻刻关心身边的人。我们希望不仅为灾区人民家园重建送去光明,同样也希望为他们心灵家园重建送去光明和温暖。我本人也参加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和资讯,在这个社会上,即使物质的东西没有了,只要心灵在,物质的东西最终还是可以拥有的。

  主持人:从身边的人出发,让他们时刻感觉到我们和你们在一起,让他们感觉到心灵的温暖。

  主持人: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工程,欧普作为领头羊企业,对于灾后重建有什么计划(物质方面)?

  王耀海:刚才也提到了灾难是短暂的,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不是说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现在抢险救灾工作还在进行当中,灾后重建还没有开始。它开始重建过程当中,我们怎么和灾区政府联系,怎么争取在他们恢复生产、家园的过程当中,发挥一个企业应有的作用。我们参与程度不见得是很多,但是我们企业能力所及、专业的范围里面我们还可以参与一部分,包括在重建过程中我们的物资、技术。我想灾区最后的重建过程当中,一定要用到照明产品,在这方面是不是能够给予灾区一些援助,这也都是在我们整个计划当中的。

  主持人:在整个节能灯的领域,欧普照明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生产能力、生产规模方面,都是在整个照明行业非常领先的。您觉得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欧普的节能技术将会起到什么作用?

  王耀海: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重建过程中,牵扯到各行各业很多东西。在我们自己专业这一块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整个国家都把节能减排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强调绿色GDP。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就是在你自己的产品上面尽量做到符合这种高能效标准的产品。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你能不能给人家提供照明专业服务,降低系统的运行损耗,提高系统的效率。在我们这个领域,这是我们所能做得到的事情。

  主持人:如果现在给您一个机会,让您对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欧普的员工说几句话,您想说什么?

  王耀海:灾难是短暂的,一定会过去的。无论什么困难,地震这么大的困难,我们也看到国家派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社会各界这么多人时时刻刻去关注这个事情,我想灾难一定会过去的。我们和灾区人民心手相连,共渡难关。

  主持人:我听说欧普还有收养灾区孤儿的计划?

  王耀海:我们员工有自发起来的领养灾区孤儿。但是我想这个手续是很复杂的。不光我们有这个计划,现在有许许多多的人,成千上亿的人都有这种心。我想献爱心不是一定要去占有,去领养就是爱心,在任何一个家庭里面,你有困难,都可以去支持他。我想爱不是占有,爱是更多的付出,它是开放的,而不是把它牢牢抱在你的怀里。

  主持人:您会怎么开展领养受灾儿童的计划?

  王耀海:我们有这方面的计划。但是我想中国在收养方面有很多程序,一定要按照这个程序去做,看能不能完全符合领养的标准。另外,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你可以给他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东西,你不一定非要领养到家里,比如,在他们学习成长过程中,这个时间是很漫长的,有很多形式可以表达你的爱。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四川那边受到汶川地震灾害之后,很有可能发生疫情,疫情也有可能蔓延。这些地震的次生灾害仍威胁着四川灾民。如果让您对现在处在四川的灾民以及抗震救灾前线的解放军战士、志愿者说一些话,您想说什么?

  王耀海:我很喜欢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句话,他说现在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前面最困难的几天都过来了,对中国、对四川、对亿万中国人民来说,我觉得这都是一次精神层面的洗礼,我们既然能从绝境中过来,就不要去想太过困难的事情,我想我们都能挺得过来,任何的艰险都能挺得过来。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总接受我们的电话采访。我们的电话采访到这里结束了。再次感谢您。

  王耀海:谢谢。

  相关新闻:
欧普捐1000万:中国照明行业最大一笔
综合统计:照明行业捐款超亿捐灯无数
精彩专题:照明行业一起守护汶川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