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兴照明许文鹏:初现民族品牌风采(图)
摘要: 深圳业电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及荣获的一系列荣誉使我一直渴望与公司领导有深度接触,但直到今年4月份,在北京照明展上才与总经理许文鹏有了一面之缘。
——访业创兴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文鹏先生
深圳业电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及荣获的一系列荣誉使我一直渴望与公司领导有深度接触,但直到今年4月份,在北京照明展上才与总经理许文鹏有了一面之缘。但由于时间关系,始终没能进一步了解。直至近日,借许总来京之机,才终于有了这次简短的对话机会。
记者:业电成立至今已整整十年的时间,请对这段时期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回顾,让我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许文鹏总经理(以下简称许总):1998年8月28日业创兴电器有限公司成立同时注册业电电器品牌,最早我们开发的产品是电子开关,低压电器在那个年代竞争虽然不象今天这么激烈,但资源十分匮缺的业电面对行业第一阵营竞争者的一轮价格清洗,依赖我们的技术储备“被迫”1999年10月推出电子支架系列产品,正式进入照明行业。我们立志做民族品牌,宣扬“中国人造的好灯”。9年来,业电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陆续开发了电子镇流器、T4、T5、电子节能灯、电子灯盘、电子筒灯、吸顶灯等系列产品。在不同的时期,虽然面临着不同的竞争,但我们坚持着产品的材质、制造工艺,坚持着技术的改进,没有通过牺牲品质降低成本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操作提升业绩。市场最终是公平的,我们对品质和技术的“坚持”,也得到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同。业电先后获得了深圳市长杯设计大奖赛银奖、中国农业银行“AAA级信用企业” 、入选中国文史出版社、获得《质量信誉诚信示范单位》称号、荣获《中国名优产品》证书、获得行业T4/T5《推荐品牌》称号、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荣获《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证书、董事总经理许文鹏先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企业家” ……
记者:业电2006年全面升级品牌形象,改换LOGO,什么原因促使公司做出如此决定 ?
许总:荣誉不代表品牌,品质不代表业绩。业电在前期的工作中,以产品和技术为驱动发展国内市场。随着照明业无论在产品、政策和推广的高度同质化,市场的竞争升级,需要用终端的生动化营造提升用户的联想、创新产品工业设计和包装体现产品价值、差别的助销物料体现产品的性能和技术特点,实效的利益传播达成消费者认可。在形象和LOGO是品牌的基础部分,所以形象的升级是业电塑造品牌吹响的第一声号角。
记者:在照明灯饰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
许总:照明业在竞争中依然能够保持增长的企业一般都有其核心的竞争优势,在灯饰这一块主要是以产品外观款式为核心竞争优势,而照明业的生存之道则各有不同。业电的竞争优势在于不断的用技术优势下的技术储备创新产品,推翻自己的老产品,保持产品每一分阶段的领先性。而未来我们在技术上投入会加大,使技术和竞争对手拉大,“照明技术领航者”是行业对业电的抬爱,也是业电未来几年发展的一项主要战略。
记者:目前业电的主推产品有哪些,存在什么优势 ?
许总:公司主推产品有节能灯、各类电子镇流器、T4、T5、变频支架等,公司主推产品一般都除了在产品技术比较成熟之外,在产品交货期、售后服务、产品延伸方面都能够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记者:公司在产品推广方面有什么计划或措施 ?
许总:有一个不等式:产品价值>产品价格,这是业电产品推广的策略。围绕让客户和消费者占便宜这一中心做推广是业电的指导方针。业电在产品价值体现上通过多种传播战术完成,并通过公司一线人员的服务和终端店营业销售人员的教育和激励达成。
记者:业电的销售渠道是什么 ?
许总:公司有两种渠道销售产品,一种是自设式物流中心,我们从2001年建立这种运营机制。这种把人员开到一线战场的渠道方式的优势非常多,企业完全控制了片区市场操作的产品组合、价格体系、渠道结构,服务及时、到位,政策执行准确、迅速。但对于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高、早期投入大。我们现在拥有深圳、东莞、广州、成都、北京、福州、山东、江苏、陕西等9个自设式物流,销售总量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75%,另外一种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代理制。
记者:业电在拓展营销网络方面有什么措施 ?
许总:在渠道为王的当今照明业,营销网络的拓展是企业营销的主要任务之一,业电在销售政策方面提倡客户“无限接近零风险”的合作模式,提供优于对手的货品交期和品质保障及售后服务,为客户不断提供新产品及新利润增长点,深入三、四级市场建立样板、四小时复命的沟通机制等特色的组合拓展营销网点。
记者:今年的发展规划或目标是什么?
许总:今年是业电品牌建设的又一个起点,业电在生动化终端、产品化包装、价值引导、广告传播、渠道教育等一系列品牌行动中,实现20个省会级城市、100个地级市场、500个县级市场的有效覆盖,市场覆盖率较去年提升40%,业绩提升60%。第一季度目标已达成,今年完成目标,将对于业电明年进入照明行业第一阵营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采访结束后,脑海中始终浮现出许总那长长的行程表。再想到那一串数字式的目标,感慨于这个分秒必争的社会,同时也深深佩服像许总这样为了目标而努力、坚持、执著的人们。业电在这样精神的影响下,何愁目标不会实现?我们应该关注的,恐怕只是时间吧。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