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邦 > 正文

将来,照明设计师只能期待更严厉的批评(图)

2007-06-18 作者:admin 来源:来源:中国灯饰报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2007年6月10日,日本著名照明设计专家面出薰先生将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2号会议室作《古建筑照明与现代照明设

                          ——日本著名设计师面出薰谈照明设计趋

  2007年6月10日,日本著名照明设计专家面出薰先生将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2号会议室作《古建筑照明与现代照明设计要求》的主题演讲。演讲前夕,记者决定采访远道而来的他。面出薰先生很有性格,只愿意接受记者3分钟的采访。谁知谈起来之后,他竟然兴致勃勃地谈了20多分钟。

  比较中日照明设计风格

  他说他跟中国照明设计界的渊源可以追述到25年前,当时他承接了白天鹅宾馆部分建筑灯光的设计工作。就这样一发而不可收,后来连中央电视台的一些灯光工程也成为他的杰作。

  当记者问到中国和日本在照明设计方面有什么异同时,他说中日一衣带水,有很多设计风格和欣赏习惯都是相近的。不同的是,日本接受欧美文化浸染早些,引进的西方设计元素更多,因此更西化;中国的风格更传统些。但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和发展,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小。

  照明设计需要深厚功底

  照明设计不仅是时代表层的消耗品,也是地球上各种场所的多样化“光文化”融合。照明设计师的发展方向在哪里?面出薰从1978年以来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他眼里,照明设计这种行为现在越来越变得轻率和“有危机感”了。它好像便宜的季节性商品一样,可以用了就扔掉。比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上海,设计师由于整体功底欠缺而使它的街道成为 “光的垃圾场”。

  还有,人们一旦掌握了能自由地选择光颜色的LED光源,街道的所有地方就都成为有色光放肆运用的场所,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照明设计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人类智慧,是与文化深为关联的工作。

  面出薰做了个比喻:照明设计师就像一群在时代变化泡沫中彷徨的生物,使命和作用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在照明设计发展初期,它要求的是使生活机能向上,其结果实现了高效率、明亮的城市,明亮的家庭生活。然而,现在这种“明亮”的能量消费被指责为“社会之恶”。过分明亮的质问大量涌来,照明设计迎来了品质胜过数量的时代。在有限的能量范围内设计快乐、舒适的生活,是现代照明设计的趋势。

  他坦承:我自己也把“不仅是光的设计,更要留心影的设计”这句台词反复默诵。

  21世纪,“舒适性是照明设计的关键词”这种说法,已经没有谁疑问了。舒畅生活的“光设计”是什么?这是现在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但是,进一步展望发现,连“机能性”和“舒适性”这些关键词也会被未来刷新。新时代的照明,不仅停留在光照在什么东西上,而是用发光的材质和物体自由地在空间飞舞。

  照明设计师既是社会学家又是科学家和艺术家

  技术上的进步,人们可以避免电气能量上的不自由。照明设计师可以直接创造出有生活价值的东西,不仅是为明亮地看清物体,也不仅是为表现视野里的全部风景,而应该是直接对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影响,比一幅画更深感动人,使人们内心的忧伤得到治愈,强调适度的兴奋。我们照明设计师不得不既是社会学家,又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照明设计包含有社会学、科学和艺术成分要求,缺少哪个分支要求的设计都会出现危机。也就是说,无视社会要求和经济原则的设计不能成立;但只是主张它的社会要求和经济原则的话,有趣的、美观的照明设计也许就没有了。

  很多设计成果,是设计师凭自己积累的艺术感觉而得到的。由于仅仅凭感觉是不稳妥的,因此照明设计也需要严谨。照明设计,给社会以启蒙,给心灵以震撼,社会、科学、艺术的造诣都不可或缺。

  我经常发出“为社会而设计”的呼唤。设计师不是孤独生存于帐篷的修行者。在很多场合,设计是各种合作的成果,这中间有许多的妥协,没有自己设计个性的东西也不得不存在。也就是说,设计是社会和经济力学基础上的产物,设计师应对社会和经济要求灵活机动。然而,“设计的原点是对社会的批评”,因此对当前社会问题尖锐、愤慨的批评,也是设计师所必须的。说得过分点,对社会问题愤怒的情绪也是照明设计师所必要的,是成为优秀设计的原动力。因此要经常地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

  我尽管对东京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很有感情,但是对它的光环境仍十分愤慨。我眼前的隅田川两岸,裸露的水银街灯就是“光害”的代名词,也是由于公共机构的无知而造成的。我确信,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入批评,是我照明设计的第一步。

  重视科学的观点为理论而设计

  由于照明设计常常凭感觉,是成果主义的,其说明语言很多也缺乏具体性。因此,我很大程度上对设计的抽象性是讨厌的。因为我不知为什么感觉那种光比较好……

  “我不喜欢那种光!”业主的一句话,任何有说服力的理由也变得没用了。我决定最终照明设计方案的过程是:一直把“为何这种设计手法最合适”的求证放在心上,反复不懈地自问“为何?”。如果能很好地回答,就合格了,反之不合格。尽管用文学形式来表现照明设计的思考方法也有,但更多组合实施工作是理性的———基于科学的论据十分重要。

   照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十分耀眼的,有时只要显示出包含新光源的最新照明光学技术,消费性的照明设计就立即成立。

   尽管如此,仅仅表现技术新奇性的设计也是危险的。照明设计是一种把科学技术综合运用到生活环境中去的行为,这中间要有革新自身的勇气。

  我经常对自己说:凭感觉去设计吧!

  “感觉”是设计师最终捍卫自己的武器。尽管设计是为他人的幸福而思考的行为,但和为自己而设计并不矛盾。我们不能把连自己都感觉不快的东西强加到他人身上去。从这种意义上说,设计师基本上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通过和美的事物多接触,对不幸现实深深悲哀,使自己的“感觉”得到磨练,进而飞跃。因此,照明设计师要凭着对自己五官的信任坚持对复杂的“光的现象”进行不断观察。为了使自己的眼睛能有像碟子一样盗窃自然光,就要反复地去“透视”。去看看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建筑遗产,让那些变幻的光和思考方法映刻于眼帘。手里拿着照相机在繁华的街道行走,有时也会巧遇到非常失败的照明设计,那么自己也要冷静地分析它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我们面对着这些“光”而一天天地进步,最终使自己对于自己的“感觉”会越来越自信。表现“光”所不可缺的东西正是“感觉”能力。没有“感觉”的人是做不出好设计的。我们不得不时时把锐利的“感觉”武器磨练好。

  人类与光的未来将会如何变化呢?由于价值观的变化,使消费性的、20世纪的、注重“量”的光被否定了,现在应该向着19世纪以前的、注重"质"的光的方向变化。也就是说,在电能还没有自由的时代,对美好的生活态度更重要。

  如何一边使用革新技术,一边让自然光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这似乎成为永恒的课题。我感到照明设计会被强烈要求再次回归到很好地利用太阳光的生活的设计上来。今后的建筑照明的手法不得不更深刻地关心建筑形态组织和建筑素材、能源等因素,照明设计也会再次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并和建筑设计有更深刻的结合。

  人工光源的研究也在加速,世界上对发光LED的开发竞争十分激烈。100lm/w这个梦想,究竟是10年后还是20年后?50年后我就感到太迟了。到那时候,LED的价格也应该剧烈地降低。这样的话,现在大量使用的荧光灯和高辉度放电灯就肯定会成为过去的光源。当然照明器具的款式也会有变化,室内设计与建筑,城市空间系统也会有很大的革新。住宅、办公楼的天棚上的照明器具会消失,城市外部空间的路灯离消失那一天也不会太遥远。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