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古镇灯饰配件市场 何日迎来艳阳天

2007-04-26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灯饰报(李芙华)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如果将整个古镇灯饰行业比做古埃及的金字塔,那么琳琅满目的照明成品就是使古镇获得“中国灯饰之都”美誉的那个闪耀的塔尖,而灯饰配件,则是塔尖赖以长存的巨石。如果没有它们,这座金字塔就会轰然倒塌。现在这些巨石的构造稳固吗?

  如果将整个古镇灯饰行业比做古埃及的金字塔,那么琳琅满目的照明成品就是使古镇获得“中国灯饰之都”美誉的那个闪耀的塔尖,而灯饰配件,则是塔尖赖以长存的巨石。如果没有它们,这座金字塔就会轰然倒塌。

  可是现在这些巨石的构造稳固吗?它们是否还能支撑这个行业长久健康地向前发展?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古镇的几家灯饰配件市场。大凡在市场里,都会看到街道旁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可当走进店内却发现那些停在门口的车辆,并不能证明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迹象,相反,一些存在的隐忧更需要我们去反思和探讨。

低价恶性竞争,市场共赢体系几时峰回路转

  黄海然先生在古镇古一的配件城开了一家名为“丽诗”的铜件门市部,门面在市场上不是很显眼,就是两排简单的货架,上面摆放着一些灯饰零件。可就是这个不足30平方米的店面,初期的成本投入就上万元。店面开了将近五个月,他并没有获得很高的利润,相反现在的市场让他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市场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大!每天能卖一百多元就不错了。”黄先生叹息着说,售货量小了,生意也难做了,他的配件店正受着成本涨价的威胁。两年前,铜的利润可高达百分之二十,而今,能拿到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利润就很不错了。

  “现在配件灯饰销售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只要能赚到一两厘钱就有人愿意卖,我现在的店面,天天在亏房租。”黄先生无奈,他说如果有机会,他想把这个店面转出去,他已经对这个行业失望了。

原材料与产品价格赛跑,利润空间缩水

  古镇七坊灯饰配件市场大坦路的黄雪妮小姐,在古镇呆了好几年,她有很多亲戚在这里做配件生意,她在这里帮忙打理了几年的配件生意。今年年初,她在大坦路开了一家名为金丽诚的铜配件门市。谈起价格,黄小姐深有感触:2003年铜的价格是一万六左右一吨,后来就开始涨价,到去年价格飚升到了四万,有时竟然达到五万。虽然成本上涨的同时,灯饰配件的价格相应上涨,可这并不意味着利润就变大。

  在七坊配件市场,记者看到一位骑车前来购买配件的商家,已经买好了几袋配件。当询问起价格时,这位先生告诉记者,就在这个月月初,铜配件涨价了,主要是因为电镀的价格变高引起的。平均价格上涨了,买几包就多了十来元。

  在顺景铜配件店,来自广西的李小姐告诉记者,这个涨幅太小,原材料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配件的涨幅,这意味着他们的利润空间更小了。“就是这样,我们的配件价格还不能涨太多,否则别人都不来买配件了,客户流失,自己的损失会更大。”李小姐无奈的说。

  在古一配件城做水晶灯配件的陈予西先生是浙江浦江人,在这里做了三年的水晶灯配件生意,是这里最早做水晶灯配件生意的店家之一。陈先生在浙江有专门水晶配件厂,那边负责生产,而他在古镇就负责销售。他告诉记者,在3年中,整个行业的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但利润却下跌了。“现在,一粒珠子几厘钱的利润也有人做,甚至更少一点,也有人卖。”在和笔者交谈时,进来了一个买灯珠的客户,买了六箱灯珠,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原本2.6元一颗的珠子以2.55元的价格出售了。“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我不卖,别人照样会卖,”陈先生说。

综合成本齐头并进,呼唤宽松发展环境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租房的价格、劳动力价格等问题也是压在这些门市老板们胸口的一块沉重的石头。

  在古镇古一的灯饰配件城,笔者见到了刘梦武先生,刘先生是温州人,来古镇六年了。2000年开始做花灯生意,后来转行做了灯饰配件生意,2003年在古一灯饰配件城开了这家名为“恒金灯饰塑料五金商行”的灯饰配件店,专门卖塑胶灯饰配件。刘先生的店面有131平方米,每个月要交八千多元的房租,三千多元的税金,包括工人工资每月支出是16000多元。对于即将上调的房价,刘先生不是很在乎:“我在这里还有个小厂,这些不是什么大问题。”刘先生说。

  可是,更多的人却在承受着房价、水费、电费的涨价之苦。三年前,陈予西先生刚来这里时,水只要7毛钱一吨,电只要8毛钱一度,而现在,电和水都已经涨到了一块多。虽然涨幅并不是很大,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面对即将来临的下一次上涨,这些门市老板的心里依然有些惶恐。“都知道,竞争强的时候,房租都贵,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不知道会涨多少。”陈予西先生的妻子无奈地说。

  成本不断增加,这些配件老板能支撑下去吗?如果成本持续上扬,灯饰生意会受到影响吗?

信任危机,光明产业有阴影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上涨的房价,最让这些门市老板们担心的就是在买卖过程中的信任危机。在这里做灯饰配件生意的老板们都不知道与自己合作的伙伴的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会不会突然就没了踪影。这是灯饰配件市场的另一大隐忧。

  刘梦武先生一般都选择自己信任的伙伴合作,可是即使这样,他还是栽了几次。“现在有一笔前年的款子,到现在还没有收回来。”刘先生略有些失意。这个客户和刘先生合作有三四年了,可是突然间还是不见了踪影,留下的是一万多元的空头支票。刘先生在这里开门店的三年中,收到不少空头支票,而这些打空白支票的厂家老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人去楼空了。

  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他更倾向于做外地的生意,在南京、上海、沈阳等地的客户都有从他门市里买配件。可是在古镇,刘先生不愿意用支票或以月结形式支付做生意。由于古镇地理位置近,很多灯饰老板都是开支票向配件供应商要货,这样一来,他们若是亏损逃走,卖货的钱也就打了水漂。可是在外地,一般是灯饰老板将钱汇入账户后才发货。“这样比较保险。”刘先生笑着说。

  而在古镇七坊做生意的黄小姐告诉笔者,这种亏空逃跑的问题,在2004至2005年是很常见的,几乎每家配件门市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那时候做生意,跟冒险一样,我都被偷过、被抢过、也收到过空头支票。”黄小姐说。黄小姐吃过空头支票的亏,损失最高的时候,有三万多元。“现在好多了,支票敢收了,因为都是密码的支票,不怕收不到钱,小偷也少了。”黄小姐笑着说。
古一灯饰配件市场的熊先生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还好我做生意比较谨慎,虽说也吃过亏,但是影响不大,生意还是能做下去的。”

  在古镇,做生意的以外地人居多,他们在这里租下门面,进行简单装修后就开张了,一旦生意经营不下去了,亏本了,就走人。欠下的帐,还有损失都留给了自己的客户。现在经常有地方在装修,有的是在扩大店面,而更多却是换了老板。熊先生这样说。

  在调查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现在生意难做的感叹。这里租门面做生意的人,心里没有安全感。这个市场存在太多不稳定的因素。面对这持续上涨的成本,面对那些不知道是否可信的商家,这些配件老板们能坚守他们的“诺亚方舟”吗?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