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灯光从“亮起来”到“美起来”(图)
摘要: 早在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后,仅三年之内,电灯就已在上海放光。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南京路就出现了霓虹灯。

早在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后,仅三年之内,电灯就已在上海放光。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南京路就出现了霓虹灯。 随着上海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表现城市形象的景观建设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城市环境在空间上的要求,更趋高标准、高水平。这时,实现“白天是景,晚上是灯”的城市环境,就成了上海城市景观灯光建设的客观要求,纵观上海景观灯光大规模建设的历史,10多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89 — 1992 年是初创阶段;
1993 — 1996 是拓展阶段;
1997 年— 2000 年是全面发展阶段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上海景观灯光从“亮起来”到“美起来”,从“数量型”到“质量型”,从分散型建设到有规划地整体推进,从运用一般光源到融入新科技手段,实现了“点、线、面高质量地全面发展。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目前上海城市景观灯光正在向高文化品位与时尚流行并存的方向发展;随着城市高楼的日益增多,对灯光照明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随着LED新光源的开发,更重要的是由于控制和节约能源的要求,对照明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编辑:ZQY)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