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邦 > 正文

对话工程百强 | 亮化工程还能做到30倍利润吗?工程在项目中选择产品的话语权有多大?

大件事要分享到:
2018-01-05 作者: 来源:《阿拉丁·设计》杂志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2016年,长春启动了旧城改造夜景提升工程。10月下旬,《阿拉丁·设计》记者来到了吉林的省会城市长春,探访了当地的照明学会,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公司、设计公司,了解本地夜景的提升情况、照明市场的环境、企业的生存状态,讨论了照明行业的变革、前景等问题。

  2016年,长春启动了旧城改造夜景提升工程。10月下旬,《阿拉丁·设计》记者来到了吉林的省会城市长春,探访了当地的照明学会,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公司、设计公司,了解本地夜景的提升情况、照明市场的环境、企业的生存状态,讨论了照明行业的变革、前景等问题。走访单位包括吉林省照明学会、长春为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华赫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吉林省远景照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凯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陈程章 吉林省照明学会 秘书长

  李国全 长春为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张清海 吉林省华赫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可 吉林省远景照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

  胡远宏 吉林省凯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观点】

  李国全:“吉林省现在已经变成了全中国的市场。”

  张可:“北方的高尖端人才资源相对南方来说还是比较稀缺的,本地培养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吉林省照明市场的环境如何?

  陈程章:应该说,这两年长春市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挤进二线城市很勉强,但在城市亮化方面却是大手笔投入,去年投资超过八亿元。

  总体上讲,沿海发达地区要超过内地,但是亮化的风格和效果应该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不能说谁超过谁。例如,二道白河镇的亮化工程就下了功夫,是吉林省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成功典范,成果不亚于那些一线城市。

  张清海:就市场发展前景简单谈几个看法:一是城市道路照明这块不是很景气,市区内基本上饱和,重点开发二级市场和县级市场,而且很多地方还是比较落后,吉林省周边偏远的地方还有汞灯;二是商业这块现在才开始陆续出现几个综合体,不像南方城市有很多城市综合体;三是现在国家提倡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打造特色小镇,这对工程公司而言是很好的机遇。

  此外,现在很多大型工程公司都往外走,到全国各地去做项目,我们在辽宁省、黑龙江省也陆续有项目在备案,开始着手施工。

  张可:对于整个照明环境,我个人有这么几点理解:第一,本地市场相对来说很庞大,比如旧城改造,预计会连续进行三年,接下来还有下边的地级市县,也要陆续开始做照明。

  第二,本地的工程公司之间没有什么协作。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过去的情况是,我不想了解别人,也不想让别人太了解我,我就想把自己手里的事做好就行了。后来我们发现这样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这次“江苏帮”来了,将近30家工程公司组团来投标,最后成功中了六、七个标段。这种联合性质的合作,在本省企业中几乎看不到。我们作为后起之秀,也没办法去挑头,因为没有人会来响应你。

  胡远宏:这两年从亮化投资额上看,除了杭州G20和厦门的金砖会议,最大的就是长春,可以说吉林省走在全国前列。在我看来,吉林省长春的亮化并不比沿海城市落后,甚至还超过他们。有次我带几个局长到上海,他们认为上海灯光很好,但到外滩看了以后认为还是咱们的好。

  ·有没有感受到外来企业带来的冲击?

  李国全:我认为吉林省现在已经变成了全中国的市场。例如,这次长春市旧城改造项目亮化工程,总共分了30多个标段,90多家参与,其中长春才几家企业。现在全国各地的施工队伍都调集到这来,地方政府从保护本地企业到完全放开,对当地企业而言,肯定是一个冲击和影响,而且弊大于利,只是现在弊端还没显现出来。一方面,这30多家中标单位,肯定有的企业是没做过工程的,就是买一个标书过来投标,中了之后再卖出去,这样工程质量很难保证;另一方面,气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11月长春已经完全进入冬季,冷得手脚都拿不出来,南方的企业根本干不了。

  不可否认,外地大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给我们注入了新鲜活力,本地企业可以借鉴其好的经验,更好地发展。当然,随着我们队伍的逐渐壮大,我们会考虑走向全国,毕竟吉林省的市场有限。

  张可:吉林省工程公司的优势,我觉得首先表现在专业上,整体的施工能力非常强,我觉得并不比国内任何一家一线工程公司弱。具体表现在哪呢?咱们吉林冬天下雪的时候,零下二三十度,施工环境非常恶劣,其他地区来的工人都受不了,但是我们照干不误。

  第二个优势,本地几家工程公司,虽然说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机会非常少,但是各自的经营理念,还是比较超前的,都很有干事业的激情。在产值方面可能比不过南方一些高级别的公司,但是我们本地企业的整体实力还是非常强的。

  ·北方市场和南方市场相比,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可:从整个市场环境来说,北方地区的政治色彩更浓厚一些,但是随着未来的发展,照明市场会更趋向公平。另一方面,北方照明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乃至甲方的审美水平都亟待提高。总是一样的灯具,一样的图案,一样的手法,一样的花花绿绿,没有任何创新。比如内蒙古的一条街,甲方要求全部做成金黄色,虽然是我们参与设计的,但还是不得不说,太丑了。在南方,灯光相对而言是安静而且有所创新变化的,会根据不同的商业氛围突出它的特色。

  从照明行业自身来说,我觉得南北方最大的差异,是南方多数企业都是全国性地部署,而北方的多数企业,都是为了专注在本地。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北方企业一年做一个亿或者几千万的业绩,是没有问题的。但有趣的是,他们又偏偏喜欢夸大其词,对外界宣称的所谓业绩其实水分很多。南方企业相对务实,会有所保留,可能业务做了2个亿,对外只说做了1.5个亿。

  还有一点,南方的企业,无论是被收购也好,自己独立上市也好,都有做长远的规划。但是北方照明企业在规划未来这一块就弱很多了,大多都满足于在三五年内赚个盆满钵满,没有考虑怎么树立品牌,也没有要发展百年企业、国际知名品牌的意识。

  最后一个,我觉得是人才的差异。北方的高尖端人才资源相对南方来说还是比较稀缺的,本地培养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工程部的技术员,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不错,在北方工资能开到7000,但是到了北京、上海或者深圳这些城市,他的身价就要涨一倍。我也想用优秀的人才,但是很可能我就留不住。在南方,可选择的余地就非常大了。

  【观点】张清海:“追求利润是一方面,但若想在工程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要靠产品的质量和优质服务来取胜。”

  ·工程公司在项目中选择产品的话语权有多大?如何选择产品?

  李国全:工程公司在项目选产品的话语权很大,就这次长春市旧城改造项目亮化工程,我们是36家企业自由选择品牌(品牌库确定),没有限制具体用哪家。

  张清海: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项目中使用中高档产品,价格基本上偏高,讲究品质。如果品质在售后这块很难保障,我会告诉你这些弊端情况,如果你要让我做,这些东西要在合同上写明白,如果再降低我就不做了,我对产品要求比较苛刻。追求利润是一方面,但若想在工程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要靠产品的质量和优质服务来取胜。

  张可:我觉得产品是工程组成的最重要部分。最开始公司组建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得到了一个很惨痛的教训。我也不用隐瞒,2012年延边州建洲路20周年项目是当时吉林省的重点项目,我们中标300多万,结果因为选择了一些不该用的产品,导致项目完成的一年里,经常是大面积的进水、坏灯、返修,光是维修请吊车就花了将近70万!

  损失利润就不用说了,还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包括后续甲方的工程回款进度、对项目的评价等等,就连咱们自己的工程队伍,都开始抗拒这种反复换灯的工作。所以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始更加注重对灯具的选择,只跟中等偏上或者高端产品合作。

  我们自己有一个采购平台,对于厂家,我们考量的主要就两点:质量和生产周期。对于坏灯率,我们的要求是低于2‰,超过2‰,所有的工时费用、运费,相关的不良后果由厂家承担。首先要保证灯不坏,先别说效果有多好,损坏率首先要降到最低。第二是要保证生产周期,因为工程周期通常都非常短,很少有可以悠着干的。像北京朝阳区的一个项目,只给我20天的时间,要求国庆全亮,工期非常紧张。

  胡远宏:具体分两种情况,就市政项目来说,不指定品牌,而大型企业的项目基本上都会指定品牌,比如绿地、恒大等必须指定一批品牌,才能保证质量。

  事实上,甲方选择品牌,不是要选择哪个品牌,你认为这些厂家质量稳定,你可以用。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我认为是对的。

  【观点】

  胡远宏:“我觉得最大的变革就是理念上的转变。”

  陈程章:“选择最好的脚本才能拍出最好的电影,只有好的设计才能有好的施工,才能出好的作品,呈现好的效果。”

  ·现在照明行业最突出的变革是什么?

  陈程章:我觉得变革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工程公司从简单施工到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二是工程公司也开始有自己的设计团队,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原设计进行适当提升修改;三是能够对小型产品加工,甚至委托加工,实现照明工程当中不容易实现的效果。

  李国全:从效果角度来看,一方面,以前灯光更多的是追求繁华热闹,现在逐渐回归到人性需求层面上,往安静方面转变,注重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工程公司越来越追求灯具隐藏安装,达到“见光不见灯”的视觉效果。

  张清海: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照明行业,原来的项目体量不大,做到三四千万已经算不错了,现在动辄十亿、百亿。眼下,青岛有36亿的照明工程项目在启动,这是最好的机遇,我们要把握机遇做好,不要浪费国家的钱,让老百姓受益的同时还能促进照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张可:最大的变革,我觉得一个是新技术的出现;另一个,是政策的大方向,越来越转向城市规划。之前我们做的更多是独体建筑,近三年开始越来越多一条街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这个行业的契机,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促使行业更加规范,企业的整体实力也不断加强,不像以前简简单单搞一套方案,只管亮不管实际效果,因为甲方的审美要求也提高了。

  从最开始简单的亮,到现在要求艺术性、科学性、合理化,是通过2008年奥运会至今将近十年的慢慢沉淀,以及最近这一两年高速发展的结果。

  胡远宏:我觉得最大的变革就是理念上的转变。简单来说,就是工程公司从原来的纯粹重视施工到注重设计创意,也开始有自己的设计队伍,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同时,这种理念的转变对我们整个公司的员工素质以及经营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怎样看待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模式?

  陈程章:应该说大家从不重视设计,甚至边设计边施工,逐渐走向重视设计。正所谓,选择最好的脚本才能拍出最好的电影,只有好的设计才能有好的施工,才能出好的作品,呈现好的效果,大部分业主开始有这样的意识。

  市政项目操作上,为了规避风险,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设计和施工分开招标。不同形式各有利弊,目前就长春而言,应该是利大于弊,还是分开好。没有哪种方式是绝对最恰当最合理的,合理都是相对的。

  李国全:我比较赞同这种模式,我们公司也有自己的独立设计部门。在我看来,施工是设计的凝结,施工和设计相结合,这比较有利于施工效果的实现,而且性价比高。去年长春市政项目走的就是设计施工一体化,但是今年完全否定了这种做法,设计和施工要分开。

  张清海:我们有自己的设计部门,设计师、电气工程师、造价员等人员配备齐全,能够独立完成项目,分工明确,对工程公司是个锻炼,有利于做大做强。

  去年长春市旧城改造项目亮化工程是按设计施工一体化执行的,今年就把设计施工一体化给拆分了,这种模式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对工程公司来讲,设计施工一体化省时省力,我设计我施工,责任明确;假如设计、施工分开,设计上的不完善,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需要来回沟通协调,甚至相互推卸责任。这是不对的,即便是各干各的事,都得互相负起自己的责任。

  胡远宏:在我看来,主要是设计理念要创新。设计排第一,施工并列第一,我们都知道,施工谁都能做,区别在于有没有创意,有没有设计。就市政项目而言,设计和施工分开招标我认为是对的。政府为了规避风险,让大家觉得公正公开,这是好事。

  ·有参与PPP项目吗?对于这种模式怎么看?

  陈程章:我非常看好,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多种力量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来解决,那么,从节能角度,利用社会的闲散资金投向社会节能改造,提升城市亮化,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只是在操作当中要尽量做到规范化、合理化,不管业主还是施工单位,必须做到双赢,才是未来照明事业发展的方向。

  在我看来,不管哪种形式,工程公司必须有较高的综合能力,把每个细节考虑周全,做到细之又细、精益求精。好的商业模式需要好的市场环境来支持,好比你想过河,就要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桥、船都不具备,那就有可能受到损失。

  胡远宏:一直在谈这个事。不过现在要求做PPP项目就非得是国营和上市公司,这个对一般公司有制约性。

  在我眼中,PPP和EPC实际上是一个经济手段,是一个融资手段,它既解决了业主资金欠缺,又解决了施工单位的垫资能力。所以说这是个好东西,他就是个商业手段,解决了业主和施工单位困难,推进了行业的发展。

  进一步来说,这种模式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企业的核心团队和掌控人不仅要懂施工,还要懂得商业运作能力,商业把控能力,要懂得商业理念和思维,把控好风险。

  ·资本的介入对于工程行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李国全:我认为有利有弊,利是大家可以利用资本,不好是市场太小了,不需要资本介入。例如长春旧城改造这样赚钱的机会不多,在能够满足资金的情况下,不会考虑资本进入。

  张可:我个人觉得是好事,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比如金达被利亚德收购,产值迅速增长几倍。一是名誉,二是市场,三是资金的支持……我觉得被并购或者独立上市,带来的影响,都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东西。这就看企业老板是不是打算放手,把企业做大,哪怕自己变成一个最小的股东,但最终的结果是让所有的员工都受益。

  我们从今年4月份就开始全国性部署,先走出本省,为上市做准备。目标是上创业板,而不是新三板。我们把几个子公司捆绑起来,除了照明,还包括电力、绿化、农业等等,组成远景集团,最后把整个集团推上资本市场。但是我上市不是为了挣点钱,而是想把这个事业真正做大做强。

  胡远宏:资本决定一切,大的资本项目都是一线大公司操作,二线公司或者小公司只能引入小资本,其中,关系和资本就是决定因素。比方说,你关系再好,没有资本也不行,你垫不起或者推动不了,因此,它会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但都离不开“钱”字。业务关系,业务能力,技术能力,这三个自始至终都要钱,这是必须的!我认为,按照这样形式发展下去,工程行业会出现寡头垄断现象,最后就是大鱼吃小鱼。

  【观点】

  胡远宏:“以前的亮化工程我们可以做到30倍利润,但现在是不可能有了,行业会慢慢洗牌,走精细化发展的道路。”

  张可:“亮化工程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性,就是它有周期性。”

  ·随着市场透明化,工程公司利润是否下滑?如何应对?

  李国全: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公司的利润会在下滑,主要是价格比较透明,另外工人工资上涨,产品的原材料涨价,但是我们卖的产品没有涨价。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一方面是控制人工费,另一方面是采购这块,在满足质量情况下,选择价格合适的产品。

  张清海:我觉得就是有利润也不像所有人说得那么暴利,所谓的暴利是说你拿甲方那么多钱却使用市场上最便宜的东西,我想这是不允许的,对甲方对自己都不负责任。针对售后服务这块,想减少售后服务就要用好的东西,以及公司的质量都要上去,口碑和干工作一定要细致。

  胡远宏:关键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根本主要取决于自身员工、领导、老板的素质,简单来说,我认为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所有具体工作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技术能力,不断更新理念和思维方式,做到更专业更精细。

  ·您怎么看待目前兴起的城市夜景提升热潮?

  李国全:这波热潮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为了拉动经济,政府提出旧城改造是没办法的办法,但是政府有新的策略就不会,因为旧城改造浪费很多人力物力,亮化也是可做可不做的。

  胡远宏:我不跟热潮。我觉得一个波浪热潮过后都将迎来一轮洗牌,没赶上也别着急,各个方面准备扎实,总有亮点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波动。以前的亮化工程我们可以做到30倍利润,但现在是不可能有了,行业会慢慢洗牌,走精细化发展的道路。打铁还需自身硬,炼好内功是关键。在我看来,公司不一定大就是好,大公司成本太高不一定能生存,也有垮的时候。

  总的来说,热潮过后肯定要回归理性。业主也好,施工单位也好,市场也好,都会回归理性的,你准备好了就行,总会达到一个平衡的。对工程公司来说,我们要在这样一个热潮的时候保持理智,在低谷的时候持续发展。在战略上,我认为一定要做到走一步看两三步,甚至更远……

  ·有人认为,如果国家不再鼓励夜景照明,照明行业就会进入枯水期,您怎么看?

  陈程章:诚然,不用中央支持,地方官员都会去努力表达政绩。再者,我觉得要看国家政策,经济政策第一,市场规律第二位。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理性看待,中心点放在繁荣盛世上,就要为这个服务,但长期肯定不行。

  张清海:我想不会。城市夜景改造的大浪潮应该能持续3到5年,之后马上就发展到二级城市,但体量肯定没有这么大。我认为照明行业还是很有前景,不过小单子肯定不行,就针对产品供应商来讲,要是工程太小,如果没有品牌效应,他也很难生存。

  张可:我个人觉得不会,曾经有朋友跟我谈到这个问题,说像长春旧城改造,整个城市的基础建设都做完之后,配套相对成熟的时候,照明行业的发展在哪?实际上这个属于外行话,或者有些内行人也这么觉得。亮化工程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性,就是它有周期性,为什么建设街2012年才做的亮化,去年就要重新再做?就是因为它的周期性,因为随着行业的发展、人的审美观点、技术的突飞猛进、产品的创新,以及灯具的寿命、光品质的变化,照明,特别是功能性照明就会有周期性更新的需求。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