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LED照明方案形成过程艰难
摘要: LED本身就是一个高科技,现在还在大规模实验当中,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现成的产品拿出来研究。水立方照明设计总工李兴林和照明设计师董青一边实验,一边决策,一边科研。
水立方淡蓝色的外衣沐浴明媚的阳光,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片柔和温润,如诗如画;夜晚,华灯闪耀,“水立方”气泡流光异彩,这座湛蓝的水晶宫殿更加纯净,柔美,魅力无穷,“水立方”的华美皆因它湛蓝的外衣。
当水立方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相信所有的人都震撼了。它的美丽,它的色彩,都无于伦比,它的色彩变化,幻妙幻彩。但大家也许并不知道,在水立方立面照明决定采用LED新型光源材料的过程中,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LED本身就是一个高科技,现在还在大规模实验当中,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现成的产品拿出来研究。水立方照明设计总工李兴林和照明设计师董青一边实验,一边决策,一边科研。决策,实验,科研在同步交叉进行。最开始在考虑是否用LED还是用日光灯的时候,李工和董工做了四五个方案,其中有两个方面是关于这方面研究的。当时甲方最初也没有决定具体用什么灯具,方案最开始报到甲方的时候遭到了拒绝。
全球华人拿了一亿八千多万美元来做水立方,做个立面照明就得花掉四五千万,这没法对全球华人交代。但是李总和董工并没有就此放弃,后来做了好多方案进行说服和汇报。甲方也开始心动了,相关领导拿方案跟市政府去汇报。市政府通知要求一个星期以内拿出相关数据和报告。
为了取得相关数据,李总和董工特意去找了一家企业-海兰奇力。李总回忆说,当时那位企业老板相当配合,二话不说就布置了三个气枕,大约100平米。反复进行测算,最后算出来每平米6瓦装灯能符合要求。从亮度效果来说,应该算是挺亮的,但气枕上出现了光斑。建筑师也特意跑去看了,对光斑效果不满意。后来又经过反复研究发现看到光源就会容易看到光斑,于是跟海兰奇力的实验师说想办法把灯朝上。当时气枕全都摆在南广场的草坪上,花了一晚上,把灯全部朝上打,结果果然在预料中,问题也解决了,光斑基本上看不见了,当时李工和在场的设计师们都很兴奋。
通过这个实验,解决了两个问题:1、初步确定了按每平米6CD计算布灯。 2、确定了布灯方式:沿边布灯单向投射。一般人的视觉是水平20度,上下60度,当光源的光斑和人的视觉不重合的时候,就看不到光斑了。
采用LED光源作为水立方的立面照明,先后反复做了很多实验,每个实验的结果都是非常宝贵的,也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数据和突破。这点也让李工和董工感到无比的欣慰。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