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针对大功率LED应用的低成本电源

上传人:Michael Weirich(博士)

上传时间: 2008-06-04

浏览次数: 53

  变压器副边电压经D1整流和C4滤波,并经L2和C5后滤波。输出电压经R2、R3、R5、R6、U1和U2构成的电路调节。U1将反馈信号耦合到初级,而C6和R17则构成频率补偿电路,从而形成稳定的闭环。

  本例中的实际输出电流由并联电阻R11、R13和R14来检测,并借助Q1和U1来调节。当并联电阻上的压降超过Q1的VBE时,U1的LED中将有电流流过,这会使FPS反馈引脚上的电压降低。这样,Power-MOSFET的占空比减小,最终使输出电压以至输出电流减小。由于双极晶体管(BJT)的VBE对温度非常敏感,因此增加了由R10和NTC THR1构成的补偿电路。R8和R9的作用是关闭U2,防止电压回路影响电流调节回路的正常运作。

  R12、R15、R16、D4和C10构成了实现FPS中功率MOSFET的准谐振开关功能的电路。准谐振开关指对漏电压进行监视,MOSFET仅在漏电压最小时才导通。这里利用了这样一个物理事实,即当存储在变压器中的能量全部转移到次级后,就会出现漏极电压振荡。这种振荡是由变压器的激磁电感和MOSFET的漏极-源极电容形成的谐振电路造成的。由于开关在最小漏电压时导通,开关损耗大幅降低,EMI性能得到提高。这个同步电路实际上没直接连接到MOSFET的漏极,而是连接到波形相同但电压幅度更低的变压器绕组VCC。

采用初级调节的恒流电源

  在反激式转换电路中,无需专门调节电路,就可很好地调节输出电压。这是因为(如忽略寄生效应)两个输出电压的比率等于各自变压器绕组匝数之比率,因此能够调节,比如绕组电压VCC,从而在无需光耦合器的情况下获得相当稳定的隔离输出。图2所示为采用初级稳压的电源,仍然不具备恒流的特点。

图2:采用初级稳压的电源,具备恒定输出电压。

  这种电源的大多数电路与采用次级调节的电源相同,但反馈回路完全不同。

  如前所述,反馈来自对FPS供电的同一个变压器绕组。该电压经D3整流,加在产生芯片VCC的R2/C7,以及对反馈电压进行滤波的R4/C4上。一般来说,反馈信号也可取自C7。但由于需要相当大的电容来支持启动电流消耗,最好采用具有不同时间常数的附加通道。齐纳二极管D7为用作误差放大器的Q1提供基极电流。如果VCC和输出电压同时增大,该晶体管的基极电流也将增大,而这会降低FPS反馈引脚上的电平,这类似于采用光耦合器反馈的电源。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