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汽车照明 2525LED封装器件深度评测
摘要: 从欧司朗、飞利浦等巨头的业务分拆来看,舍弃传统业务发力汽车照明的思路也逐渐清晰,其纷纷发布了汽车用LED照明产品,运用于尾灯、方向灯与刹车灯应用领域,国际大厂们在汽车用LED照明上的份额逐年上升。但随着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的增长,国内厂商依靠逐渐成熟的系列产品投放市场,进军汽车照明领域的号角也越来越响。
芯片固晶空洞率
我们先来看看采用共晶工艺制备的两款样品共晶层X-Ray检测成像对比图片
鸿利光电样品
品牌C样品
共晶工艺是利用多种金属在共晶温度下熔融形成共晶合金,从而将LED芯片焊接在基板或支架上,采用共晶工艺的大功率LED器件可以满足更加严酷的使用环境要求,在汽车照明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共晶空洞的测试反映其焊接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阿拉丁评测室:此次X-Ray检测设备检测精度为1um,从图片看,二者共晶焊表现相当,空洞较小。而且可以看出,品牌C芯片的共晶焊接面积大,相对散热也会更好。
光通量/光效随电流变化特性
(注:测试数据由香港科大LED工研中心提供)
一般来说,LED光通量在安全工作范围内与正向偏置电流成正比但非线性关系,电流越大斜率越小;而光效则在其峰值之后与正向电流近似反比关系。
阿拉丁评测室:在正向电流测试范围内,鸿利光电光通量和光效值稍高于品牌C,但鸿利光电参数曲线斜率稍大于品牌C。
光通量/光效随环境温度变化特性
(注:测试数据由香港科大LED工研中心提供)
阿拉丁评测室:测试初始时间段,鸿利光电在光通量和光效方面均稍高于品牌C样品,并且不管光通量还是光效值上都表现突出,随着温度的上升,鸿利光电样品的光通量及光效值下降幅度稍高于品牌C样品,环境温度升至85℃左右,二者瞬态值均趋于相同。随着温度进一步上升,品牌C光通量及光效表现相对较稳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光效方面,品牌C在环境温度达到40℃之前,甚至有一段小幅上升的过程,之后保持缓慢的下降趋势,鸿利光电的样品同样有类似的上升曲线,但幅度相对而言要小得多。
由此可见,鸿利光电样品在光通量和光效瞬态值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已经显现出直追国际大厂的水平。但在稳定性上,品牌C样品表现则更突出一些。
结语:汽车照明的市场已经逐步引起国内厂商的关注。从评测数据来看,鸿利光电的这款2525封装样品在光效、光通量等方面瞬态参数值上表现优秀,显示出直追国际品质的态势,不过受晶片差异的影响,部分参数瞬态值和稳态值也会出现差异,稳定性表现则会相对较弱。另外,这款基于共晶工艺的封装器件在空洞等方面与品牌C表现相差无几,所以总体来说,鸿利光电这款样品已经体现出接近国际一线品牌的封装工艺水平。
最后,感谢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各位同事的配合与支持。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