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植物工厂,为何万事俱备,只欠爆发?

大件事要分享到:
2017-06-19 作者: 来源:今日头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近两三年,市场对植物工厂项目的投资热度日益增长,最高单体项目投入已经达到十亿元级别,不少媒体报道高呼“植物工厂行业即将爆发”。那么,植物工厂作为新兴行业,在技术设备研发、国家战略指向、市场空间拓展和资本投入体量等方面,到达了哪一阶段,是否已经到达喷薄而出的前夜了呢?

  植物工厂的消费场景探索

  集中供应的大规模植物工厂

  随着LED灯具技术的进步,如今的植物工厂中光源产生的成本已经减少到十年前的一成,将植物工厂从实验室走向民用大大推进了一步,但即使成本大幅降低,对目前大部分全人工光源的植物工厂而言,电费成本仍占到90%之多,可见这方面的技术改进空间还有很大。

  为此,不少业内公司通过使用部分自然光源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但如果完全不使用人工光源,那么也就不成其为“植物工厂”了),同时通过增加种植规模、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等方式,来降低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据笔者了解,目前有些植物工厂项目,如广州绿垠,可以将蔬菜种植成本压低至2.4元/公斤左右,和类似品质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相比,已经有相当的价格竞争力。

  这种大规模种植模式的风险首先在于单体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大,占用了较大规模的启动资金,投资的门槛比较高。以全光源植物工厂为例,每平米的设备投入需4000--10000元,这意味着一个100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初期建设投入就要400万~1000万元,而投入运营后,大量人工光源、空调系统带来的电量消耗又是一笔不小的固定支出。

  其次,这种模式对销售渠道稳定性的要求较高,绿垠的水培鲜叶菜类每月可收获一茬,每天的产量都有数千斤,如果没有稳定、高效、大额的销售链条支撑,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滞销风险。

  另外,由于生产的集中和消费的分散的矛盾,这类项目在选址上颇有门道,要选择接近消费地、交通方便的郊区或农村,才能够兼顾压缩土地成本和保证物流时效,如绿垠选择在广州增城建设基地,就是考虑到产品必须能在数小时内运至香港上市,确保蔬菜的新鲜。

  面对这些矛盾问题,卒子提出了社区合伙人,合伙人无需投入多大的资金,只要购入几条设备放在家里,就可以服务整个社区,当然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分散至家庭的阳台生态模式

  为了解决蔬菜运输影响新鲜度和一次性投入成本过高的问题,部分企业选择了设计“阳台生态”型产品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将种植设备设置在消费者家中,既可在阳台采用自然光照射,也可在室内进行人工灯光补光,种出的蔬菜,消费者可以现采现吃,最大程度保证了蔬菜的新鲜和对安全性的信任。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消费者并非专业种植技术人员,虽然种植设备的设计已经尽量考虑到操作简单易行,仍然无法像在大规模商业化植物工厂那样保证种植效果,消费者对植株生长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观察并恰当处置,会加剧蔬菜种植效果的滑坡,从而对用户体验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要提高设备对家庭环境的适应性,就要提高设备的技术投入,也就是提高了设备的研发制造成本,使得模式不得不倾向于高端定制路线。而如前文所述,走高端路线的植物工厂,也无法解决消费者对蔬菜种类多样化的需求、对常规化消费的需求,也就是说,让产品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撬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另外,这种模式在产品设计路线上,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思路,一种是直接邮购育成的菜苗,让菜苗在消费者家中通过最后的育繁阶段,这样可以把技术难度最大的出苗、育苗、间苗、移苗等程序放在公司这一端由专业人员设备来做,最大程度地保证蔬菜种植过程受控,确保产成品成活度和质量。但这种技术路线的问题是娇嫩的菜苗对物流的要求高,在运输中出现的损耗,会影响受众体验。

  另一种思路则是直接邮寄种子定植盘,由消费者自己进行育苗等工序,这个路线规避了菜苗运输损耗问题,但对消费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对其进行相当程度的培训,对售后客服的要求也会比较高。

  卒子就是的商业模式就是后一种,值得一提的是卒子科技是通过线上平台APP优鲜共享,用户在平台上就可以悉知这些简单的种植技术,不需要对用户再进行复杂繁琐的培训。而社区合伙人就解决了直接给用户邮寄流通过程中的弊端,合伙人在社区邻里间就可以完成这一服务。

  公共空间的植物工厂

  部分业内企业为了解决消费者技术专业度不足的问题,选择餐饮场所、中央厨房等作为自己的目标受众,这样增加了客单量,减少了培训成本。

  如深圳创业项目“妖精的盒子”将咖啡厅作为B端受众的突破口,首先,将植物培养设备作为展示装置,为咖啡厅打造特色景观,吸引更多客流。其次,也能为咖啡厅提供新鲜食材,咖啡厅的餐饮特色(西餐冷食)也可以与水培蔬菜的主要品类形成匹配。最后,放置在咖啡厅的蔬菜培育装置还能为“妖精的盒子”的销售形成成本较低、定位精准的线下流量入口。

  同样位于深圳的卒子科技,正在积极开拓针对社区小型基地的技术设备服务业务,他们帮助加盟商在具有消费需求的中高端社区建立小型蔬菜种植基地,使得基地兼具展示引流、蔬菜种植和销售的功能,还通过自主开发的APP优鲜共享平台,帮助社区合伙人解决产品营销、推广和销售等经营问题。

  还有的业内企业如都市田园,为办公区和购物区建设楼顶空中菜园,还可为学校、机关食堂的蔬菜供应提供植物工厂式的全套解决方案,这类设施也是集线下引流、展示科普、种植销售等多项功能为一体。有机食材电商网站良食网打造的“天空农庄”更是将水培蔬菜设施作为儿童休闲娱乐设施的一部分,充分发挥了植物工厂技术的科普、娱乐价值。

  笔者认为,创业资本的加入无疑为植物工厂的多元市场化之路打开了无数扇门,但同时也存在市场拓展费用高,前期业务增速较慢,有效市场需求尚待探索等方面问题。而归根到底,无论哪一种模式都有其可取之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资源,然后选择、设计一种能将自身优势最大化、模式风险最小化的方式。

  植物工厂行业,在技术设备、战略时机、市场需求和资本投入方面都已经蓄势待发,那么谁将成为引爆整个行业的开路先锋?在植物工厂行业领域的创业者们,还会创造出什么样新奇有趣的创新模式?笔者还将继续观察。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