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荣:《探索文化的传承》
我们会用大的毛笔来写大字,也会用细的笔写小字,设计也是有两个不同的维度。第一方面我们要能够处理一些大的想法和思路,但是也要能够处理细节。所以,我们在做工业设计、家具设计中一些小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先有一个大概念,比如像家具设计是单独使用还是和别的家具配套使用?还是两个家具同时摆放在一个地方?这个建筑是否要放在一个城市的景观里来考虑?
有时设计不需要太昂贵和浮夸,而在于我们能否发现美。有时候我们会想为什么要做设计?不要说设计只是为了赚钱,我觉得我们工作的是一种激情,是对设计的热情。
而设计的根基又在哪里?无论我们现在技术如何发展,我们仍然要去做一些作为人的生存最基本的事情,虽然说我们现在有了电脑,有了很多先进的技术,现在千万不能忘掉最根本的。比如说圆形这个基本的形状,就是我们设计里面的根基之一,你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
马蒂奥·图恩:《全球价值观在当代的设计》

我想说的是,全球都有水,但现在海洋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塑料对海洋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因为塑料降解非常难,耗时非常长,我希望大家能够谨慎采用塑料这种材质。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在意大利米兰,我们倡导人们骑行,希望大家能够为自然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环境。
迈克尔·杨Michael Young:《工作室主义》
我希望我所设计的东西,能够延续和传承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遗产。对于我来讲,提到中国,第一个想到的典型材料就是竹,所以我会用竹子的灵感来帮助我做设计。因此,我设计的产品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竹的经济价值,或许我们并没有充分挖掘这种材料的价值。我用竹子做了一系列的产品设计,有针对国内市场的,有针对国外市场的,这些竹子每一根都有自己的形状、纹理以及色彩,所以它是独一无二的美。
蒂莫西·雅各布·延森:《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方价值》
大家是否知道在全球62个最富裕的人,他们的财富是全球最贫穷的35亿人加起来的财富的总和。我们想要构件一个更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设计某种意义上是我们文化教育的成果,中国在几千年前发明罗盘,而中国过去四十年做了非常伟大的事情,这一点值得我和大家叩首,因为中国在过去的40年时间内让4亿的人口摆脱贫困,很多人喜欢对中国指手划脚,批评中国,但是中国有一点值得所有膜拜,那就是在过去40多年让中国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巨大的成就。
牵手国际设计论坛(IDF),这意味着三雄极光在推动国内设计教育交流方面站上了一个新高度。在可预见的未来,三雄极光将不断加大与IDF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比如邀请嘉宾讲师出席三雄极光照明学院设计沙龙,为与会设计师带来更多精品分享和指导。三雄极光副总经理陈松辉在出席活动时致辞表示,照明是建筑装饰设计整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照明学院成立的初衷。照明学院从2014年创办至今,成功举办设计沙龙200余场、赴装饰设计公司开展照明设计交流会1000余次,从建筑空间需求的灯具选型、灯光设计应用、空间光学应用节点处理等方面交流沟通、专业服务。通过这一平台,参与各方可以将长期积累的照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帮助学员完善照明知识体系并提升专业水平,以从容地应对照明行业知识与技术的革新和商业模式的转型,助力整个照明行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