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定不能只关注在设计之中,应该关注设计之外更大的范畴,和生活方式相关联”
“我们要背负如何复原的责任的话,那我索性做一个可以和你共生的东西。”
“你可以来抄袭我的设计,但是你要抄得比我更好。”
……
——来自2016IDF演讲嘉宾语录节选
12月3日,广州设计周最重磅的核心活动——国际设计论坛(IDF)2016年度大会携手战略合作伙伴三雄极光照明再度启程。作为设计届中外知名高手云集之地,本年度IDF大会邀请了来自中国、希腊、荷兰、丹麦、英国、意大利和中国香港等11位设计领先人物,包括梁志天(中国香港)、卢志荣(希腊)、关永权(中国香港)、吴滨、沈雷、童慧明6位横跨室内、光影、产品设计领域的著名华语设计师,共同探讨“东方价值观与当代设计”。
*******终极精华集锦在此*******
吴滨:《东方美学》
我们学习西方的设计体系20多年,现在希望有些新的、不一样的东西,作为中国的设计师,要会在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中进行挖掘。我们不过分强调东西方的差别,但有时候我们作为中国设计师,自身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周边家庭环境、文化、饮食等会自然而然渗透到设计中。这些自然现象的背后有没有东西可以挖掘?我们能否从无意识变成有意识?这也是我们一直去尝试和探索东方美学思想的原因,东方美学能够放到设计中,能让我们的设计产生变化,给设计带来新的东西,所以我们不把东西方变成两个对立面,而是相容学习,又有各自的特点。
弗兰西斯科·米索尼与科恩?范?戴克:《当酒店服务遇上生活方式》
现在全球酒店行业的发展来说,尤其是在欧洲,越来越多打价格战,但是酒店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价值也越来越高。现在我们如果要发展酒店行业,一方面需要平衡好经济价值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为很多人都批评酒店行业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发展,未来一方面要去平衡自然、生态与酒店的发展,与此同时又要保证酒店行业的盈利空间。
就现在的酒店品牌来说,我们希望更多地把酒店的计和整个城市其他特征结合在一起,比如说我们会打造一些临时性的建筑,像是小村庄的概念。已有的村庄可以调动起原来里面的老人、年轻人来共同参与,并且共同从酒店经济发展中获得好处。比如说酒店每个房间是一个小车,或者把教堂打造成公共的空间,这样能够让当地社区人民利用公共的空间做更多的交流,这也是很有意思的项目。在这些酒店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比较少强调隐私,更多的是强调和人的互动。
关永权:《光·无限》

东西方有什么感觉?视、听、嗅、味和触这5个触感都很容易分别出东西房,但光无形、无声、无色、无嗅、无味,所以光并没有东西的分别。但是怎么把光的元素放在不同的东西方设计里面?灯光其实是一个魔术师,把不同的设计空间元素做成墨画。
关永权先生用韩国首尔四季酒店举例说明不同的灯光的运用,解析了间接光、重点光、垂直面光、细长灯、上照灯、背光、装饰灯对中西方空间设计呈现的不同效果。
沈雷:《可逆的生长——野马岭·中国村设计笔记》

当下的设计都做得太实了,看和做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稍微虚一点,中国的审美就是隔着纱。做设计或者看别人的设计,看一半猜一半就好了,这样的话或许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觉得可以做可逆的设计,可逆的设计就是我们可以倒推回去,也可以继续往下做,所以对老的态度和新的东西,我们永远保持距离,这样我们承担的压力也比较小一些。我们要背负如何复原,我索性做一个可以和你共生的东西。以野马岭为例,这个很像北方的村子已经有600年的历史,在改造时,我们从舒适度、从功能考虑在整体上做了全新的改造,考虑全新的需求,比如加入菜市场、游泳池、酒吧、健身房等。但会让新和旧有对比,我们都根据他原来遗存下来的东西做改变,遗存得多的我们做少一点,遗存得少的我们做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