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新城的震撼灯光秀、西湖的“光绘山水”、南山路的“火树银花”……G20峰会期间,杭州在灯光的装扮下更加璀璨夺目。灯光作为城市文明的介质,对推动城市整体形象的建设,展现城市文化自信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此次G20峰会的顺利召开,杭州市政府紧紧围绕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着力打造最美杭州,首次启动了以西湖、运河、钱塘江三大景区为核心的全城系统化亮化提升工作。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城市亮化工程,它的设计、实施有哪些独到之处?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10月15日,“G20让城市之光彰显文化自信”设计师沙龙将邀请参加此次城市景观提升工程的设计师、工程单位代表、灯具厂商代表和市政管理部门代表齐聚西子湖畔,从城市文化自信的视野,回顾并审视杭州迎G20峰城市景观提升工程的创意、设计及实践。
本次活动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主办,广州阿拉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州南网能源光亚照明研究院承办、浙江省照明学会光环境与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协办,并获得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杭州亮灯监管中心和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作为奋战一线的施工单位,滨和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和集团”)参与了此次G20 峰会城市亮化工程中众多重点项目的施工工作,包括奥体主体育馆照明工程、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照明工程、钱江四桥(复兴大桥)亮灯工程、杭州运河夜游产品提升工程、西兴立交亮灯工程等。由于照明设计师在此次亮化工程中采用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设计手法,滨和集团遇上了不少难题。
难题一:如何把灯装在柳枝上?

滨和集团董事长汤利忠表示,在这次G20 工程中,十里银湖墅照明项目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
根据设计师的设计,灯具要安装在运河两岸的柳枝上形成星光点点的效果,可是柳树跟其他的树不一样。柳枝很轻很软,承重有限,这非常考验灯具的安装方式:不仅要顾及灯具安装的牢固程度,还要保证点光源不被柳条遮挡;夜晚要能看到点光源的闪烁,白天灯具和各种设备又不能破坏景观的整体美感。
为此,设计师、工程师、施工人员试验了十几种安装方案,最终采用了具有独创性的灯具固定方法:将点光源通过支架固定在柳树枝干上,并对支架和线路进行仿真色和仿真树藤缠绕处理。
由于灯具需要安装在靠河一侧的柳枝上,常规的方法无法满足施工需求,只能通过作业船运载登高车来到河中进行安装。施工人员需要站在登高车上,将灯具固定在支架上,然后把支架绑在柳树上,再不断地调整支架伸出的长度,确保灯具垂挂在柳树的最外延不被枝条遮住,同时又能融入柳枝中不显突兀。
难题二:运河中的灯该怎么装?

运河中的灯具安装对于滨和集团来说也是一大挑战。据汤利忠介绍,由于运河的浪比较大,冲击力很强,这对灯具的安装固定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威尼斯水柱灯具的安装,灯具不仅需要安装在河水里,还会随着河水晃动,难度又上升一个等级。汤利忠坦率地表示,在威尼斯水柱这个项目中,他们目前的灯具固定方法还不是非常成功,由于之前对于浪的问题估计不足,所以灯具的牢固度还需要再加强。至于如何改善,是从灯具方面切入,还是从灯柱方面下手,增加灯柱重量、减少晃动,他们会继续研究下去,直到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难题三:“不可能的任务”
回顾此次G20 亮化工程,汤利忠最大的感触是“规模大、要求高、时间紧”。对此,汤利忠举了个例子:“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这个项目,工程要求非常高,我们接到任务的时候要求必须赶在20 天的工期内完成,这几乎可以称得上‘不可能的任务’。但最终我们做到了,而且效果很好,还受到了表扬。”
想要了解更多G20亮化工程背后的故事,敬请期待10月15日“G20让城市之光彰显文化自信”设计师沙龙。
更多活动详情请点击:http://www.alighting.cn/special/20160817/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