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学生时代如此的互相看不顺眼,但是说也奇怪,出社会进入科学园区上班之后,两个学校毕业生却如此密切的团结合作冲破重重难关,创造了台湾科技业的竹科奇迹,我的很多同学都是主要的一份子,很遗憾,我走了另一条路,没有跟他们一起创造这个传奇,虽然现在台湾的科技业遇到了很多瓶颈,但是我还是祝福他们赶快走出困境再造传奇。
(▲图注:2015年笔者与中山东冠星科技领导参观台湾最顶尖的光电研究所,交通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1965年laser就是在这个实验室由王兴宗教授命名为雷射,2008年郭浩中教授与卢廷昌教授在这个实验室研发出第一颗面射型蓝光雷射VCSEL Blue Laser)
台北市是台湾的首府,这里最近因为地利之便,成立了内湖科学园区,园区内资讯、通讯、生技产业林立,更有全球知名的光宝、仁宝、明基等26家企业营运总部及51家关系企业,这里因为在台北,享受地利之便,是竹科之后最成功的园区,很多公司因为要拉近与台湾中央的关系,研发总部都会象征性地设立在这里,台湾在蒋经国时代之后,经济政治化与民粹化就开始越来越严重了。
(▲图注:台湾的科技产业地图:台湾的电子产业还是集中在北部,高雄还是比较污染的重工业为主,所以台湾的南北心结,跟产业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关系)
台南科学园区更是政治的产物,台湾长久以来南北都很不平衡,民主化之后的台湾很民粹,南部台湾是民进党的天下,国民党也很想拉拢南部选民,加上这里有一所工科还不错的成功大学,所以在这里想复制另一个竹科,但是南科始终是政治的产物,除了南部的学生毕业后会来这里生根发展以外,比较难吸引北部的人才。
中部的台湾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台中的精密机械加工很发达,这里很像日本郊区的小企业集群一样,产生了很多隐形冠军,工匠精神在这里可以看到,车床,精密机械加工与自动化设备产业,师徒制的传承精神在这里处处可见。
台北市的卫星城市群在新北市与桃园市,新北市由家庭作坊开始诞生了很多台湾世界级的大公司,早期这里从低端的电子零件加工起家,几乎到处都是家庭工厂,台湾早期的台商精神的发源地就是在这里,简陋的环境,出人头地的梦想,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处处在这里显现,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还有亿光,光宝与台达电都是在这里发迹起家的,由于成本的因素,他们在九零年代来大陆复制与放大他们的经验,东莞与昆山都有过去新北市的影子,所以以前我每次去东莞与昆山,都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