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散热”:由概念转向现实
摘要: 在所谓“三无”产品中,“无封装”有芯片级封装,“无电源”有线性驱动IC方案,“无散热”是?相较前两者,“无散热”或处于概念化的阶段。但就本阶段而言,“无散热”可以看作是全新散热方式取代传统散热方式。
一切皆有可能?
“目前对无散热概念确实没有看好的理由。”韩俊忠认为,“无散热”是否可行也取决于产品供应商是不是把真实信息传达给用户。有散热方案的光衰值与寿命值和无散热方案的光衰值与寿命值的比较,温度对显色指数的影响和比较,把这些真实的信息传达给用户,由用户来选择。这时候,根据客户理性的选择结果,我们才有科学依据展望此概念的前景。
也有不少企业对“无散热”的前景抱积极态度,“我对无散热是看好的,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无散热需要和上游的芯片紧密连接,当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并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若芯片做到了不需要散热,LED就真正地做到无散热,当然电源发热解决方案也需要同步发展,做到不发热,那么,划时代的无散热就水到渠成了。”靳涛向阿拉丁新闻中心记者说道,“当然,目前还真的就是个噱头。”
于LED企业,“无”概念带来的所有新技术的散热方式或会引起他们的变革,特别是一些专注于传统铝散热的企业,他们必须要加快调整企业产品线的步伐才能应对技术革新的影响。当大势已来,企业转变的动作慢了,业绩一定会颇受影响,甚至被时代淘汰。
此外,一直专注于安全性能的企业,就算转型,也能轻松地解决认证的问题,因为新的散热安全绝缘是前提。同时全新散热方式也会推动加快LED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倘若到了概念中的‘无’,全部的LED企业都要转型或者改行的时候,应该就是真正的面光源时代。”靳涛如是分析。
技术可以随时改变或被颠覆,科技的变化永远令人捉摸不透,谁知道明天又会是什么呢?靳涛笃信的是,“市场起到决定性因素,性价比和安全是市场的主要需求,以上‘无’的目标就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LED行业现在已经渐渐的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发展趋势。不久的将来散热器方向上面塑包铝一定为主流,而另外两“无”线性电源方案和倒装也一定会平分市场格局。”
简玉苍与靳涛看法一致,“无散热是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不散热,这需要技术和工艺渐进式发展及变革。我相信,无散热不是噱头也不是遥不可及,但确实需要业界努力探索及资源整合,不难想象,等真正实现了无散热,将颠覆传统LED的制程,也是LED照明真正走出替代传统照明电器走向照明电子之路。”
阿拉丁新闻中心专题:从有到无 揭秘LED的“三无”产品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